[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可调试钢管支撑限位工装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9883.7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9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陶冶;季秋兵;葛华;俞航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53;B25H1/06;B25H1/16 |
代理公司: | 11316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滑春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60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制作 钢管支撑 支撑底座 搁架 限位 螺母 常规材料 发黑处理 工艺生产 工艺制作 焊接作业 加工生产 螺栓表面 使用寿命 制作工艺 制作过程 螺栓 工艺流程 可调试 全螺纹 搬动 角钢 支撑 焊接 钢板 图纸 车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试钢管支撑限位工装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流程如下:S1:图纸的设计;S2:支撑搁架的制作;S3:调节座的制作;S4:支撑底座的制作;S5:支撑搁架与支撑底座的焊接;本发明的工艺生产钢管支撑限位工装,制作简单,整个工装的制作采用的都是常用的角钢、钢板、螺栓、螺母等常规材料,整个制作过程主要为焊接作业,可完全实现在单一车间完成加工生产;全螺纹调节螺栓表面采用发黑处理,可减少工装氧化提高使用寿命;采用该工艺制作的工装,重量不大,体积也小,一个工人即可搬动到需要使用的地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支撑限位工装制作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试钢管支撑限位工装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在海工类产品和船舶类产品制造过程中,管系是一个大的专业,每个海工项目或船舶项目都有很多的管子制作,一般的平台都有一万五千根管子左右。若是多个分段同时开工、甚至多个项目同时开工,这样对管系内业车间的产能压力就非常之大。这些管子都需要在管系车间里面进行加工制作,为提高管子加工制作的效率,特设计一种新型可调式的管子支撑限位工装,在每个管子焊接平台布置一个可调式管子支撑托架工装,该工装能够对管子加工制作程序中的焊接、装配流程有着极大的改善,能使得加工速率更快,加工精度更高,同时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舒适度。
在管子的焊接和装配过程中,有以下几点较为困难:
1:被加工管子在加工平台上的滚动;
2:被加工管子长度过长,长度超出了焊接平台;
3:被加工的管子有支管的情况;
4:被加工的管子有高度不同的情况。
针对上述的难点,急需研发一种可以解决该类困难的工装,用于提高管子的加工效率,提升加工精度,用以解决管系内业车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试钢管支撑限位工装的制作工艺,能够解决有一般的钢管焊接装配过程中加工钢管在加工平台上的滚动;被加工钢管长度过长,长度超出了焊接平台;被加工的钢管有支管的情况;被加工的钢管有高度不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可调试钢管支撑限位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支撑底座、调节座和支撑搁架;所述支撑搁架设置在调节座上,调节座与支撑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衔接可实现调节座的升降;
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底板、立筒和调节螺母;所述底板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立筒垂直设置在底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立筒呈圆柱筒状结构,所述立筒的截面积小于底板的上表面面积;所述调节螺母焊接在立筒的顶端,所述调节螺母与立筒之间同轴设置;
所述调节座呈T型结构,所述调节座包括支撑面板和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垂直设置在支撑面板的下端面中心位置上,所述调节螺栓沿着竖直方向与支撑底座上调节螺母配合进行高度上的调节;
所述支撑搁架包括角钢和加强肋板,所述角钢具有一对且角钢互相垂直设置形成直角结构,所述角钢形成的直角结构与调节座的支撑面板上表面呈45°夹角相连;所述加强肋板连接在角钢形成的直角结构两侧并与支撑面板的上表面连接实现对角钢形成的直角结构进行加强。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座上的调节螺母两侧沿着这水平方向设置有圆形钢管形成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立筒长度大于调节螺栓的长度,所述支撑底座上沿着竖直方向开有若干高度限位孔,且该高度限位孔可嵌入限位螺栓。
一种新型可调试钢管支撑限位工装的制作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S1:图纸的设计:根据钢管焊接现场需要,了解钢管的每个加工过程,针对钢管焊接的施工难点,测量涉及工装方案的场地以及其他施工工具尺寸,对涉及的工装进行尺寸数据上量化提出工装设计大概方案,设计工装图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9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