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铜离子荧光探针间接竞争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7553.4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5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贤;李双;宁保安;白家磊;彭媛;王江;韩殿鹏;韩铁;陈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4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1 | 代理人: | 钟国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离子 荧光 探针 间接 竞争 检测 曲霉 毒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铜离子荧光探针间接竞争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羧基化硫化铜纳米颗粒‑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的免疫信号标记物;在黑色聚苯乙烯微孔板上固定赭曲霉毒素A抗原,加入待测样品后,待测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抗原和赭曲霉毒素A竞争结合标记物上的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将未与黑色聚苯乙烯微孔板固定赭曲霉毒素A抗原结合的羧基化硫化铜纳米颗粒‑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免疫信号标记物用洗掉,将结合的羧基化硫化铜纳米颗粒‑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免疫信号标记的铜离子溶出,加入铜离子荧光探针催化铜离子进行荧光定量检测。本发明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铜离子荧光探针间接竞争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发明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发明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食品安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真菌毒素引起的中毒事件被广泛报道,这些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给居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真菌毒素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目前发现的真菌毒素种类大概有300多种,真菌毒素就是真菌产生一些初级或次级代谢物。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遇到潮湿的环境极易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安全。其中30多种菌株所产生的毒素代谢产物对人类健康存在严重威胁,其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s A,OTA)是污染第二的真菌毒素,仅次于毒素最强的黄曲霉毒素。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OTA列为人类潜在致癌物(2B组),多个国家和组织也相继制定了OTA严格的限量标准。例如,欧盟委员会明确规定了OTA在食品的最大容许限度,谷类(3.0ng/g)、原谷物(5.0ng/g)、干果(10.0ng/g)、酒和葡萄汁(2.0ng/g)。因此,建立一种高效,快捷,灵敏的检测食品中的OTA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些传统检测OTA的方法的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ghy,TLC)和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等,都拥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灵敏度。然而,这些方法需要复杂的仪器,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包括萃取、清洗和浓缩等)和昂贵的实验仪器使得无法对大量样品进行快速筛查,这些仪器分析法需要昂贵的成本投入以及专门人员的培训操作,使得大部分仪器分析方法只能限于实验室的应用,因而限制了它们的普及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铜离子荧光探针间接竞争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铜离子荧光探针间接竞争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合成羧基化硫化铜,将所述的羧基化硫化铜偶联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形成羧基化硫化铜纳米颗粒-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的免疫信号标记物;
在黑色聚苯乙烯微孔板上固定赭曲霉毒素A抗原,用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未反应的活性位点,在均相反应体系中,加入待测样品后,所述待测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抗原和赭曲霉毒素A竞争结合羧基化硫化铜纳米颗粒-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免疫信号标记物上的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
将未与黑色聚苯乙烯微孔板固定赭曲霉毒素A抗原结合的羧基化硫化铜纳米颗粒-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免疫信号标记物用10mmol/L磷酸盐缓冲液洗掉,加入0.01mol/L盐酸溶液将黑色聚苯乙烯微孔板固定赭曲霉毒素A抗原结合的羧基化硫化铜纳米颗粒-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免疫信号标记的铜离子溶出,加入铜离子荧光探针催化铜离子进行荧光定量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的合成羧基化硫化铜纳米颗粒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7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识别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