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叠层芯片封装元器件芯片分离用腐蚀剂及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6765.0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辉;张健健;郭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光宏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3/04 | 分类号: | C09K13/04;H01L21/02 |
代理公司: | 31285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琮;傅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百分比 腐蚀剂 发烟硝酸 芯片 硝酸 元器件 去除 丙酮冲洗 芯片分离 芯片封装 芯片裸片 芯片形态 作业过程 多芯片 体积比 中芯片 叠层 封片 金线 浸泡 暴露 观察 | ||
1.一种3D叠层芯片封装元器件芯片分离用腐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65%~68%的硝酸和质量百分比大于98%的发烟硝酸,且所述质量百分比为65%~68%的硝酸和质量百分比大于98%的发烟硝酸的体积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叠层芯片封装元器件芯片分离用腐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剂在85~95摄氏度条件下进行工作。
3.一种3D叠层芯片封装元器件芯片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去除芯片的黑色封膠得到第一试样;
去除所述第一试样的芯片金线得到第二试样;
所述第二试样置于腐蚀剂中浸泡2~3h得到第三试样;
所述第三试样用丙酮冲洗;
其中,所述腐蚀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65%~68%的硝酸和质量百分比大于98%的发烟硝酸,且所述质量百分比为65%~68%的硝酸和质量百分比大于98%的发烟硝酸的体积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3D叠层芯片封装元器件芯片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芯片的黑色封膠的步骤为:
所述芯片置于温度为145~155摄氏度的发烟硝酸中浸泡5~8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3D叠层芯片封装元器件芯片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第一试样的芯片金线的步骤为:
所述第一试样置于温度为85~95摄氏度的王水中浸泡7~8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3D叠层芯片封装元器件芯片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试样置于温度为85~95摄氏度的腐蚀剂中浸泡2~3h得到第三试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3D叠层芯片封装元器件芯片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试样用丙酮冲洗5s~8s。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3D叠层芯片封装元器件芯片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试样用丙酮冲洗完成后采用真空笔吸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光宏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紫光宏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67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