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54940.2 申请日: 2019-08-15
公开(公告)号: CN110354214A 公开(公告)日: 2019-10-22
发明(设计)人: 彭于治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1/02;A61K35/586
代理公司: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代理人: 张梅
地址: 550001 贵***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综合征 制备 治疗 山茱萸 补肾滋阴 有效治疗 远期疗效 熟地 淡竹叶 龟板胶 怀牛膝 菟丝子 枸杞子 山药 白芍 黄柏 玉竹 知母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由熟地、山茱萸、山药、龟板胶、枸杞子、怀牛膝、菟丝子、玉竹、淡竹叶、白芍、黄柏及知母制成;本发明的药物具有补肾滋阴的作用,能有效治疗灼口综合征,疗效明显,且远期疗效较好,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背景技术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口腔黏膜烧灼样疼痛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烧灼样疼痛,就诊时却无明显临床病损,又称“舌痛症”,其发病率高,病因尚未明确,临床处理较为棘手,属口腔黏膜的一种疑难疾病。BMS可发生在口腔黏膜大多数部位,以舌部多见,可伴口腔干燥及味觉异常。由于发生部位特殊,对患者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部分患者因此有极大的“恐癌”焦虑而重复就医,给经济和生活带来很大损失,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BMS发病年龄在55~60岁,男女比例1∶3~1∶17,有学者研究发现,BMS女性患者中90%以上是在围经期和绝经期。

在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上认为,围绝经期诸征与妇女绝经前后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葵渐竭,冲任二脉逐渐亏虚,月经将断而至绝经,在此生理转折期,受身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如素体阴阳有所偏衰,素性抑郁,素有痼疾,或家庭/社会等环境变化,易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而发病。中医有云:“肾为先天之本”,又“五脏相移,穷必及肾”,故肾之阴阳失调,每易波及其他其他脏腑,而其他脏腑病变,久则必然累及于肾,固本病之本在肾,常累及心、肝、脾等脏,致使本病证候复杂。在中医妇科,围绝经期属“绝经前诸证”,辨证分型论治有四型: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心肾不交。

其中肾阴虚型主要证候为:绝经前后,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烘热出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皮肤瘙痒,月经紊乱,舌红苔少,脉细数。从中医学的角度证候分析灼口综合征(BMS)如下:绝经前后,天葵渐竭,肾阴不足,阴虚内热,津液不足,故五心烦躁,口燥咽干,口痛失味。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我们可以考虑将灼口综合征(BMS)纳入为绝经前后诸证的肾阴虚证。西医研究也指出,围绝经期妇女体内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导致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脱水而致口腔干燥,同时围绝经期妇女性腺功能在逐渐退化,导致内分泌紊乱。

综上所述,可知人类机体为一整体,互相关联,互为影响,很多疾病应该全身情况综合考虑治疗,在治疗上,中、西医各有优势。“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在西医上属病因不明,在中医领域,根据患者年龄及临床表现,可考虑为“绝经前诸证”其内的肾阴虚证。但是目前没有口腔粘膜科医生或者妇科医生将口腔黏膜病“灼口综合征”与妇科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联系到一起来研究。

当前在医院口腔黏膜科,由于BMS发病机制未明,尚无有效治疗,临床上多采用重复注射B族维生素针剂加利多卡因行“双侧舌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来治疗,治疗具有一定风险,患者反复进行神经阻滞麻醉时痛苦较大,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欠佳,不算首选。

因此继承祖国传统医学,从中医的角度诊断治疗“灼口综合征”尤为重要,提供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一种治疗灼口综合征,疗效明显,患者治疗负担不大且远期疗效较好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具有补肾滋阴的作用,能有效治疗灼口综合征,疗效明显,且远期疗效较好,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负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药用有效成分照重量组份计算,由熟地10-20份、山茱萸5-15份、山药10-20份、龟板胶5-15份、枸杞子10-20份、怀牛膝10-20份、菟丝子10-20份、玉竹10-20份、淡竹叶10-20份、白芍10-20份、黄柏5-15份及知母10-20份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