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54940.2 | 申请日: | 2019-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4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彭于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02;A61K35/5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征 制备 治疗 山茱萸 补肾滋阴 有效治疗 远期疗效 熟地 淡竹叶 龟板胶 怀牛膝 菟丝子 枸杞子 山药 白芍 黄柏 玉竹 知母 | ||
1.一种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用有效成分照重量组份计算,由熟地10-20份、山茱萸5-15份、山药10-20份、龟板胶5-15份、枸杞子10-20份、怀牛膝10-20份、菟丝子10-20份、玉竹10-20份、淡竹叶10-20份、白芍10-20份、黄柏5-15份及知母10-20份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药用有效成分照重量组份计算,由熟地12-18份、山茱萸8-13份、山药12-18份、龟板胶8-13份、枸杞子12-18份、怀牛膝12-18份、菟丝子12-18份、玉竹12-18份、淡竹叶12-18份、白芍12-18份、黄柏8-13份及知母12-18份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药用有效成分照重量组份计算,由熟地15份、山茱萸10份、山药15份、龟板胶10份、枸杞子15份、怀牛膝15份、菟丝子15份、玉竹15份、淡竹叶15份、白芍15份、黄柏10份及知母15份制成。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熟地、山茱萸、山药、龟板胶、枸杞子、怀牛膝、菟丝子、玉竹、淡竹叶、白芍、黄柏及知母,与药物中可接受的辅料进行组合,或不加辅料,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加工,制成相应的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汤剂、颗粒剂或煎膏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挥汤剂这样制备:取熟地、山茱萸、山药、龟板胶、枸杞子、怀牛膝、菟丝子、玉竹、淡竹叶、白芍、黄柏及知母用清水清洗;将清洗后的药物置于清水中浸泡20-40分钟,滤干,置于砂锅、搪瓷器皿或不锈钢煎药容器中,加入清水浸过药面3-5厘米,先用武火煮沸后煎15分钟,改用文火慢煎15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趁热滤过药渣保留煎液A;向药渣中加入清水浸过药渣3-5厘米,先用武火煮沸后煎10分钟,改用文火慢煎1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趁热滤过药渣保留煎液B;并煎液A和煎液B装入容器内,冷藏即得该汤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这样制备:所述颗粒剂这样制备:取熟地、山茱萸、山药、龟板胶、枸杞子、怀牛膝、菟丝子、玉竹、淡竹叶、白芍、黄柏及知母用清水清洗;将清洗后的药物置于清水中浸泡20-40分钟,滤干,加水2-3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30min,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加入制成量33%的糊精、制成量48%的蔗糖,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该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煎膏剂这样制备:按比例称取上述药物,粉碎成最粗粉,加水浸泡20-30min,煎煮3次,第一次用12倍量的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用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三次用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60-65℃时相对密度为的1.10-1.15的浸膏,然后于浸膏中加入浸膏量50%的蜂蜜,加热混匀,浓缩至60-65℃时相对密度为1.2-1.25的浸膏,即得该煎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9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