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铁与动压弹簧的装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5908.8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0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庞爱民;李红军;生鸿飞;左丹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松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戴宝松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装配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铁与动压弹簧的装配设备,采用机械手与自动装配装置配合实现动铁与动压弹簧的自动装配,并自动将动铁与动压弹簧的装配体装入提花面板的凹槽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本发明将动铁放置在动铁固定座内,将动压弹簧放置在动压弹簧固定座内,依靠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将动压弹簧套在动铁的凸齿上,完成动铁与动压弹簧的装配;本发明利用线性振动器将动压弹簧拉开间距,并巧妙设置转移推送机构,让动压弹簧落入动压弹簧固定座内,实现后续的装配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铁与动压弹簧的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提花织物是我国纺织行业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高的产品,提花龙头则是提花织机上实现提花织造的关键部件。通常需要在提花龙头上安装数百个用于安装提花用钢针的提花面板,提花面板上安装有动铁与动压弹簧,其装配关系如图1所示,动铁的外形为细长条状,中间有一上下贯穿的定位孔,此定位孔套在所述提花面板的定位销上,所述动铁的一端、与定位孔轴线垂直的一侧设置有凸齿,动压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凸齿外部,另一端抵在提花面板的凹槽端面上。
目前,提花龙头生产企业均利用人工将动铁和动压弹簧装配在提花面板上,通常需要将动铁和动压弹簧预先装配好后再装配在提花面板上,由于提花面板的数量众多且动铁及动压弹簧的体积较小(动压弹簧的直径为4mm),人工装配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如果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首先需要将动压弹簧的一端套在动铁凸齿上,再将装配好的组件夹起,一同装在提花面板上,动压弹簧的一端需要抵住凹槽的端面,而动铁的定位孔需要套在提花面板的定位销上,技术难度较大。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弹簧装配的技术方案,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241777.X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离合器装配设备的弹簧装配机构,利用上料装置、取料装置和装配装置相配合将弹簧装配于离合器中;又如申请号CN201520480850.6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弹簧与弹簧座自动装配的装置,其利用弹簧进料机构和弹簧座进料机构分别将弹簧和弹簧座送入到弹簧装配机构内,经过装配后的弹簧座和弹簧由位于弹簧座装配机构的下方的出料机构出料;再如申请号为CN201811135733.0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弹簧装配机构及装配系统,其利用内涨固定筒插入弹簧的内环,撑开弹簧,并将弹簧转移及压入待装件;以上技术均只能将弹簧直接装配至另一零件上,无法实现首先将弹簧装入细小零件,再将细小零件及弹簧一同装入另一零件上,不能解决提花面板上的弹簧装配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动铁与动压弹簧的装配设备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铁与动压弹簧的装配设备,能够实现将动压弹簧的一端套在动铁凸齿上,再将装配好的组件夹起,一同装在提花面板上,动压弹簧的一端需要抵住凹槽的端面。
一种动铁与动压弹簧的装配设备,该装配设备包括:外形为长条状且水平设置的总装平台、设置在所述总装平台一端的弹簧装配装置、设置于所述总装平台上部的第二装配组件;所述弹簧装配装置用于动铁与动压弹簧的装配;所述第二装配组件夹取所述动铁与所述动压弹簧的装配体装在固定在所述总装平台上的提花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装配装置包括动铁平移装置,以及与所述动铁平移装置一端对接的动压弹簧旋转装置;所述动铁平移装置将所述动铁送至与所述动压弹簧旋转装置的对接处,使所述动压弹簧套设在所述动铁上的凸齿外侧,完成所述动铁与所述动压弹簧的装配。
进一步的,动铁平移装置包括:U型平台及下表面滑动安装在所述U型平台内的动铁固定座;所述动铁固定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销轴和动铁凹槽;所述销轴和所述动铁凹槽分别与所述动铁的定位孔和三角形凸起配合,保证所述动铁套设在所述销轴的外圆上,其三角形凸起部分置入所述动铁凹槽内。
作为更进一步的,动铁平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动铁固定座一侧的第一直线驱动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的动力输出部与所述动铁固定座连接,以推动所述动铁固定座在所述U型平台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59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