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箬竹叶中提取抗真菌黄酮组分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4907.1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2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元;邓龙兴;杨春雷;余君;覃光炯;杨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C07D311/40;A01N43/1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闭钊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箬竹叶 链格孢菌 抗真菌 洗脱液 黄酮 烟草 应用 黄酮粗提物 水溶液混合 烟草疫霉菌 植物源农药 柱层析分离 粗提取物 抗菌能力 目标产物 闪式提取 乙酸乙酯 最终产物 萃取产物 孢子萌发 冰乙酸 粗产物 石油醚 乙醇 粉体 粒径 萃取 筛选 生长 开发 | ||
1.一种从箬竹叶中提取抗真菌黄酮组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来的箬竹叶经洗净、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得到箬竹叶粉末;
(b)将箬竹叶粉末加入到包含有机酸、有机醇、水的复合提取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进行闪式提取,接着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滤渣;
(c)滤渣按照步骤(b)中的方法再次进行浸泡、闪式提取,固液分离后合并滤液,浓缩滤液得到箬竹叶黄酮粗提物;
(d)将箬竹叶黄酮粗提物分散在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合并萃取液后干燥,得到箬竹叶黄酮粗萃取物;
(e)将箬竹叶黄酮粗萃取物装填到硅胶柱中进行柱层析分离,筛选得到抗真菌黄酮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箬竹叶粉末的粒径为20-100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箬竹叶粉末与复合提取液的用量比为1g:5-40mL,浸泡时间为10-90min,所使用的闪式提取器电压为100-150V,提取时间为30-90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复合提取液中有机酸、有机醇、水的体积比为1-15:0.5-8:2-25,所述有机酸为冰乙酸,所述有机醇为无水乙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合并所得滤液首先在45-65℃多级闪蒸器中浓缩至一定体积,再用旋转蒸发仪于40-55℃减压浓缩至浸膏状,接着用足量无水乙醇将浸膏溶解,固液分离后将滤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于40-55℃再次减压浓缩至浸膏状,得到箬竹叶黄酮粗提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使用的硅胶颗粒为200-300目,硅胶与待层析物的质量用量比为20:1-4,洗脱剂与硅胶的体积比为3: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至少进行了两次柱层析分离,第一次柱层析分离所使用的系列洗脱剂由甲醇与三氯甲烷按照y:(10-y)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操作时按照洗脱剂中甲醇含量递增的顺序依次洗脱,y的取值范围为0≤y≤10;第二次柱层析分离所使用的系列洗脱剂由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照0-9: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操作时按照洗脱剂中石油醚含量递增的顺序依次洗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柱层析分离完成后收集洗脱液,对其进行薄层层析分离,合并相同Rf值的洗脱液,接着测定各洗脱液的抗菌活性,将活性最高的洗脱液装填到硅胶柱中进行第二次柱层析分离;第二次柱层析分离完成后收集洗脱液,对其进行薄层层析分离,合并相同Rf值的洗脱液,接着测定各洗脱液的抗菌活性,将活性最高的洗脱液干燥即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箬竹叶粉末与复合提取液的用量比为1g:7mL,浸泡时间为40min,闪式提取电压为120V,闪式提取时间为40s;硅胶与待层析物的质量用量比为20:1,两次柱层析分离过程中洗脱剂与硅胶的体积比分别为2:1和1:1。
10.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一种方法从箬竹叶中提取到的抗真菌黄酮组分在抑制烟草链格孢菌和烟草疫霉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49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