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芘类蓝光发光材料及其合成方法、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4125.8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68 | 分类号: | C07C209/68;C07C211/61;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44300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材料 蓝光发光材料 苯基取代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能量转移效率 高分辨质谱 光取出效率 光物理性能 发光分子 降低器件 器件寿命 有效抑制 元素分析 主体材料 取向性 主客体 核磁 偶极 制备 合成 保证 研究 | ||
1.一种芘类蓝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苯基取代苯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芘类蓝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芘类蓝光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式包括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芘类蓝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R1、R2和R3结构包括C6-C50芳香基、取代C6-C50芳香族烃基、C6-C50杂芳香基、C1-C20烷基。
4.一种芘类蓝光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2-(3',6'-二苯基-[1,1':2',1”-三苯基]-4'-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戊烷、7-溴-N,N-苯基芘-4-胺以及溶剂置于反应容器中,使用氩气对所述反应容器进行抽换气;
加入催化剂至所述反应容器中并进行回流反应24h,冷却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使用二氯甲烷对所述第一混合溶液进行3次萃取、3次水洗,并通过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过滤以及浓缩得到目标化合物;
通过使用200-300目的硅胶对所述目标化合物溶液进行柱层析,并用淋洗液淋洗,最后分离纯化得到所述芘类蓝光发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芘类蓝光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包括四(三苯基磷)钯;
所述溶剂包括甲苯和碳酸钾;
所述淋洗液为石油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芘类蓝光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2-(3',6'-二苯基-[1,1':2',1”-三苯基]-4'-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戊烷与所述7-溴-N,N-苯基芘-4-胺的摩尔比为10:11;
所述甲苯与所述碳酸钾的体积比为3:1。
7.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芘类蓝光发光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极;
空穴注入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
空穴传输层,设于所述电子注入层上;
发光层,设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上,所述发光层所用材料包括所述芘类蓝光发光材料;
电子传输层,设于发光层上;
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为阳极,其所用材料为氧化铟锡;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其所用材料为氟化锂或铝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层中还包括1,3-二(9H-咔唑-9-基)苯;
所述空穴注入层所用材料为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苯并菲;
所述电子传输层所用材料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
所述空穴传输层所用材料为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41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