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耐热纤维素酶酶活力和热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3692.1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韩超;王群青;孙延旭;刘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N15/56;C12N15/81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薛鹏喜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耐热 纤维素酶 活力 热稳定性 方法 | ||
1.一种酶活力和热稳定性提高的耐热纤维素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纤维素酶突变体是对嗜热毛壳菌(
所述耐热纤维素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纤维素酶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定点突变试剂盒引入目的突变氨基酸位点,扩增得到两端带有
(2)将携带目的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进行线性化和去磷酸化处理,然后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获得酵母工程菌;选择线性化限制性内切酶
(3)将酵母工程菌进行诱导培养,培养液离心,收集上清粗酶液;将上清粗酶液进行沉淀、透析和分离纯化,获得耐热纤维素酶突变体;诱导培养的方法为:将活化后的酵母工程菌接种于BMGY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22-24h,离心后将菌液转移至BMMY培养基中开始诱导表达,每12h添加1mL甲醇,连续6-8d。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纤维素酶突变体在饲料加工、食品行业、酿造业、制酒工业、新能源领域、造纸行业和纺织业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6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花用复配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耐高温中性普鲁兰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