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顶行李装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3589.7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1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覃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玲 |
主分类号: | B60R9/058 | 分类号: | B60R9/058;B60R9/045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盘 行李架 车顶 支撑杆 支撑架 装载装置 行李 吸附 车型 垂直 吸力 固定支撑架 便于携带 并行设置 方向转动 间隔可调 汽车配件 支撑杆轴 轴向间隔 铰接 可拆 适配 纵杆 转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顶行李装载装置。车顶行李装载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行李架,支撑架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杆和沿支撑杆的轴向间隔布置在支撑杆上的吸盘,吸盘用于吸附在车顶以固定支撑架,所述吸盘与支撑杆铰接以使吸盘可绕垂直于支撑杆轴向的方向转动,所述行李架可拆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行李架固定在支撑架上,适于车顶没有支撑架的车型使用,行李架的纵杆间隔可调,便于行李架适配不同尺寸的车型,增大了行李装载装置的适用范围,便于携带;同时由于车顶通常为曲面,吸盘转动时可使吸盘垂直吸附在车顶,保证吸盘的最大吸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顶行李装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出行时经常会带上一定的行李,为了携带方便,行李架是常用的载物方式。现在的行李架通常需要固定在车顶上使用,而由于行李架的尺寸较大,其携带以及安装不便。
授权公告号为CN202368490U,授权公告日为2012.08.0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多用车顶行李架,该车顶行李架由支撑主架、支撑基座和可折叠行李架构成,支撑基座固定在车顶,支撑主架设置在支撑基座的上方,支撑主架的中部设置有可折叠的行李架,可折叠行李架与支撑主架的前端横杆之间为天窗预留空间。
上述的折叠式多用车顶行李架在使用时,可折叠行李架包括两部分,两部分之间通过合页铰接,由于行李架可折叠,简单轻便,便于安装。但是该折叠式行李架需要将支撑基座固定在车顶的支撑架上使用,只适用于车顶已经安装有支撑架的车型,而现有的部分车型的车顶上并未安装有支撑架,降低了现有行李架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顶行李装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行李架不适用于车顶未安装支撑架,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本发明的车顶行李装载装置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顶行李装载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行李架,支撑架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杆和沿支撑杆的轴向间隔布置在支撑杆上的吸盘,吸盘用于吸附在车顶以固定支撑架,所述吸盘与支撑杆铰接以使吸盘可绕垂直于支撑杆轴向的方向转动,所述行李架可拆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撑杆通过吸盘固定在车顶,吸盘可绕垂直于支撑杆轴向的方向转动,支撑架通过吸盘可拆卸的安装在车顶上,行李架固定在支撑架上,适于车顶没有支撑架的车型使用;同时由于车顶通常为曲面,吸盘转动时可使吸盘垂直吸附在车顶,增大吸盘与车顶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吸盘的最大吸力。
所述吸盘的顶端设有铰座,铰座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耳板,支撑杆上套接有管夹,管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耳板连接。吸盘通过耳板、管夹与支撑杆铰接,装配简单,加工方便。
所述支撑杆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连的杆体,相邻的两个杆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杆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通过调节杆体的数量可以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同时在拆卸时可以减小支撑杆占用的存储空间。
所述行李架包括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纵杆,纵杆与所述支撑杆可拆连接,纵杆有多个且沿支撑杆的轴向间隔布置,行李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纵杆之间的间隔的调节机构。行李架的纵杆间隔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便于行李架适配不同尺寸的车型,增大了行李装载装置的适用范围,也便于携带。
所述行李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纵杆之间的横杆,横杆至少有两个且沿纵杆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横杆包括套管和分别插装在套管内轴向两端的伸缩杆,多个纵杆的最外侧的两个分别连接在两个伸缩杆上,所述调节机构由横杆形成。横杆作为调节机构,加工简单,同时可以增加行李架的结构强度。
所述纵杆包括调节筒和分别插装在调节筒内轴向两端的调节杆,所述横杆与所述调节杆连接。改变调节杆插装入调节筒内的长度可以改变纵杆的长度,便于适配不同尺寸的车型,增加了行李装载架的适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玲,未经覃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3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警务车警械装备舱结构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阻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