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42829.1 | 申请日: | 201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许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汉杰 |
| 主分类号: | A61K36/62 | 分类号: | A61K36/62;A61P3/10;A61K35/35;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灵灵<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056009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糖尿病 味药 并发症 治疗 西洋参 无毒副作用 中药组合物 产品疗效 动物油脂 制作方便 治疗效果 中药组方 蒲公英 黄芪 莲子粉 蜗牛粉 质量份 配伍 胰脏 主症 甘草 制备 血糖 验证 中药 修复 分工 立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含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莲子粉1~10份,西洋参1~10份,甘草1~5份,蒲公英1~5份,黄芪1~5份,蜗牛粉50~100份,动物油脂10~100份。本发明立足中药标本兼治的原则,用七味药配伍,降低血糖,修复胰脏,各味药分工明确,主次突出,相辅相成,在治疗主症的同时兼顾并发症,治疗全面,疗效确切,经过临床验证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对糖尿病及由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效果明显;结合中药组方中特定组分的性质;成本低,相对于现有产品疗效快,十个月即有明显治疗效果,制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世界三大疑难病症之一,糖尿病又叫富贵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为特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血糖波动,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
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Ⅱ型糖尿病又叫消渴病,是后天病症,如今生活富裕,活动减少,Ⅱ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目前中国有13%的人群患有Ⅱ型糖尿病,其好发于成年人,严重者伴有多种并发症,如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神经并发症,表现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皮肤病变,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中糖尿病肾病属于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会导致大量的蛋白尿,严重者甚至出现终末期肾病,并发症对人的身体、生命危害极大,导致许多人致残或死亡。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注射胰岛素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
注射胰岛素治疗时,治疗的弊端,每日2-5次定时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不能完全满足糖尿病患者自身的生理需要,胰岛素需求不可预测,无法准确应付需求量;且不能一次性大量注射,避免在皮下形成堆积,胰岛素入血速率不稳定,造成血糖较大波动,不能将全天 24小时血糖控制平稳;糖尿病患者不能阻断或减少胰岛素的持续吸收,一旦发生低血糖,就必须额外进食,对血糖控制不利;降糖速度较慢,胰岛素用量大,极易发生意外低血糖;每天注射,患者非常痛苦,也很不方便,并不能提高生活质量。此外,研究表明,部分胰岛素会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多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等开展的一项队列研究提示,接受人胰岛素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癌症的整体风险虽未额外增加,但肝癌风险明显升高,其全因死亡和癌症死亡风险也增加。
目前用于临床治疗所用口服药物已达数十种,西医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罗格列酮等,这些药物虽然有比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毒副作用明显,服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血糖,长期使用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及产生耐受性,若剂量过大,会使血糖降低至正常值以下,造成低血糖,甚至会导致低血糖性休克、昏迷,严重者可致死亡。患者长期服用西药,会对肾、肝、心、脾、胃等脏器带来副作用,且由于对糖尿病病理、病因研究至今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治疗糖尿病仍处于控制血糖、尿糖增高阶段和预防综合并发症的研究阶段。
传统中医治疗糖尿病特别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协调阴阳、多环节调理的观点,这与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治疗观点有相似之处,显示出中药在糖尿病治疗方面有着一定优势,且中药价廉、毒副作用小、对器官影响不大,值得大力开发推广使用;但近年虽有一些中药用于治疗糖尿病,可多年来中医防治糖尿病的效果并不突出,临床实验效果也不显著,治疗手段还较单一,所以也未能取得良好效果,且配方复杂,一些中药成分稀缺、成本极高。
本申请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注意到了糖尿病的巨大危害,查阅中国大量中医药资料,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中有对糖尿病的专门论述,申请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反复试验,从无数的失败配方中得出本发明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汉杰,未经许汉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2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