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半浮栅的4T像素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40406.6 | 申请日: | 201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9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江涛;李凤;史兴萍;王瑞硕;夏梦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N25/779 | 分类号: | H04N25/779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张晓艳 |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半浮栅 像素 结构 | ||
一种基于半浮栅的4T像素结构,包含一个半浮栅器件Msubgt;SFG/subgt;,三个开关管和一个电容;半浮栅器件用于收集信号电荷;电容类似于传统4T像素中的光电转换区,可以是任意类型的电容,据具体设计而定,用于将半浮栅器件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三个开关管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开关管,据具体设计而定,分别用作源极跟随器Msubgt;SF/subgt;、复位管Msubgt;RST/subgt;和选择管Msubgt;SEL/subgt;;其中源极跟随器用于信号放大,复位管用于对电容中的信号进行复位;选择管用于通过时序控制像素阵列行信号的输出;该结构解决了传统4T像素光电探测区和光电转换区见的电压分配问题,且相对基于半浮栅器件的1T像素结构而言,可以实现高满阱容量、大输出摆幅、低噪声像素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半浮栅,能够实现高满阱容量、大输出摆幅、低噪声的4T像素设计。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60年代无源像素图像传感器发明至今,CMOS图像传感器经历了从无源像素图像传感器、3T有源像素图像传感器、4T有源像素图像传感器、数字像素图像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无源像素结构包括一个光电二极管和一个开关管,优点是结构简单、填充因子高。缺点是拖尾严重、噪声大。
3T有源像素结构包括一个光电二极管和三个开关管,优点是积累的信号电荷可以实现无破坏输出,相对无源像素而言信噪比更高。缺点是复位噪声大,且光电探测区同时作为光电转换区,限制了像素满阱容量和转换增益的设计。
有源像素结构包括一个光电二极管和四个开关管,优点是传输栅的引入将光电探测区和光电转换区隔离成为两个区域,从而解决了3T有源像素中满阱容量与转换增益间的折中问题,并且使得相关双采样得以实现,从而消除了像素中的复位噪声。缺点是光电二极管、光电转换区之间的电压分配难以设计、填充因子相对较低等。
数字像素结构比较复杂,其在像素内部引入数模转换器,优点是可以实现高速图像传感器设计,缺点是填充因子很低。
目前,虽然4T像素结构最为常用,但是随着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小,传统4T像素光电探测区和光电转换区间的电压分配问题愈加突出,大幅度限制了像素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浮栅的4T像素结构,解决了传统4T像素光电探测区和光电转换区见的电压分配问题,且相对基于半浮栅器件的1T像素结构而言,可以实现高满阱容量、大输出摆幅、低噪声像素设计。
一种基于半浮栅的4T像素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一个半浮栅器件MSFG,三个开关管和一个电容;其中半浮栅器件用于收集信号电荷;电容类似于传统4T像素中的光电转换区,可以是任意类型的电容,据具体设计而定,电容用于将半浮栅器件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三个开关管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开关管,据具体设计而定,分别用作源极跟随器MSF、复位管MRST和选择管MSEL;其中源极跟随器用于信号放大,复位管用于对电容中的信号进行复位;选择管用于通过时序控制像素阵列行信号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未经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04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