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变形灌注管路及其装配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0345.3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9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礼;郑淇文;唐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A61M5/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袁亚军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天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 软管 入口管路 蠕动 出口管路 定位块 标准鲁尔 一端设置 装配检测 穿刺 抗变形 滴液 检测 接头连接 流量波动 一端连接 穿刺器 灌注泵 延长管 转接头 磁铁 滤盒 宝塔 挤压 精密 疲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变形灌注管路及其装配检测方法,包括穿刺滴液管路,灌注入口管路和灌注出口管路,所述穿刺滴液管路的一端连接穿刺器,另一端通过标准鲁尔头连接和灌注入口管路的一端相连,所述灌注入口管路的另一端通过标准鲁尔头连接和灌注出口管路相连,所述灌注入口管路包括灌注软管和蠕动软管,所述灌注出口管路包括灌注延长管和精密滤盒,所述蠕动软管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另一端设置有检测块,所述定位块中设有宝塔接头连接灌注软管和蠕动软管,所述检测块中设有软管转接头,所述定位块和检测块中设有磁铁。本发明能够避免灌注泵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周期挤压疲劳带来的流量波动,提高了灌注的稳定性和管路的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管路及其装配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抗变形灌注管路及其装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对流体的流量或流速进行精确控制,如化工领域里对微量化学元素的检测和分析需要精确的流量控制。医疗器械领域中药液的流量与流速有时也要精确的控制。病患接受治疗的质量和安全程度是医务工作中的关键;在这中间,确保医疗器械准确、可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灌注泵是一种以控制灌注速率,使药物更快、更均匀;剂量安全地、精确地进入患者体内发挥药效的装置。该装置运用了现代微电子机械控制的技术,能大幅提高临床给药操作的效率和灵活性,而灌注管路是与灌注泵配套使用的一次性耗材,灌注管路的寿命直接影响了手术的效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也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量。
灌注泵工作时由步进电动机带动传动轴轴转动,使蠕动片按照一定顺序和运动规律上下往复运动,呈波形样依次挤压灌注管路,使灌注管中的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定向流动。
医用灌注泵核心有微机系统和泵装置组成,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灌注泵/输液泵,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固定点泵(Stationary)和非固定点泵(Ambulatory);标准泵(Standard)和便携泵(Portable);体外泵(External)和可植入泵(Implantable);机械泵(Mechanical)、电子泵(Electronic)和重力泵(Gravity);容积泵(Volumetric)和蠕动泵(Peristaltic)。各种泵装置在功能和应用上可谓各有利弊,各具千秋。每种泵体所适用的人群也十分精细化。固定泵控制精确,报警齐全,但体积较大;便携泵体积小,病人可随身携带,用电池作为电源,只适用于小量输液;可植入泵使用方便,输液时病人移动不会产生影响,但需要外科手术;机械泵用正压力来输送药物和液体,没有电源(电池或交流电),体积小,可携带,主要用于输送小体积,长时间或间歇输液,通常用于化学医疗、止痛或抗生药类的输液;电子式泵输液速度可达999mL/h,可实现智能控制。目前的智能输液泵就驱动原理来说,可以分为电磁泵、气动泵、压电泵等;就结构来说,有离心叶轮泵、齿轮泵和蠕动泵。医用灌注泵需要精确控制流体的流量和流速,同时还要考虑药液不能被污染,有些类型的泵很难做到这一点。
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1301927公开一种用于输液泵的输液管以及一种输液泵系统。其中,输液管具有管体和装配件,该管体具有输液通道,用于液体的输送。而装配件则固定安装在管体上,且其具有能够与输液泵实现可拆卸式安装的第一装配部。而在输液泵上也会设置第二装配件,该第二装配件具有第二装配部,第一装配部能够与第二装配部实现可拆式安装。与现有技术直接固定输液管不同,在输液管上设置了装配件,通过其与输液泵上第二装配部的配合可以实现对输液管的固定。
中国专利文献CN201310347155公开了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包括有泵体,泵体内设置有控制器、电机、传动装置和用于挤压输液软管的叶片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叶片组工作,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设置于输液管两侧的光电检测装置。该发明通过光电检测装置来检测对应的光通量,从而实现输液软管疲劳程度的检测,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的速度,实现对不同疲劳程度的输液软管输液的精度控制;同时,利用检测光耦触发提高检测的效率,增加控制精度,从而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0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