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B电路板钻孔针及钻孔工艺效果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30447.7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6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宋改丽;蔡少华;李小冬;周俊杰;朴炫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电子(西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G01B11/00;G01B11/30;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cb 电路板 钻孔 工艺 效果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钻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电路板钻孔针及钻孔工艺效果检测方法,包括柄部及与柄部连接的碳化钨刃部,所述碳化钨刃部含有钴金属,其中,所述碳化钨刃部直径为0.2mm,所述碳化钨刃部外层设有若干膜层,所述膜层的材料为氮化钛、碳化钛、氧化铝与碳氮化钛的混合物,或碳化钛与氮化铝钛的混合物,或碳氮化铝钛。在直径为0.2mm的微钻针上镀设氮化钛、碳化钛、氧化铝、碳氮化钛、氮化铝钛、碳氮化铝钛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材料的膜层,增强了钻孔针的刚性,延长使用寿命至传统微钻针的2倍,减小了多层电路板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针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CB电路板钻孔针及钻孔工艺效果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在PCB板生产时需要用到钻针,直径0.6mm以下称为小钻针,直径0.3mm以下称为微钻针,在对多层电路板进行导电通孔的钻孔作业时,因为加工尺寸要求较为精密的缘故,通常会选用微钻针来进行钻孔加工。
传统的直径0.3mm以上的小钻针一般才涂膜层,而直径0.3mm以下的微钻针一般采用碳化钨粉末为基体,以钴粉作粘结剂经加压、烧结而成,其表面无膜层,因此,微钻针的寿命一般为钻孔2200次,当微钻针进行钻孔作业达一定数量之后,即会产生钝化而影响切削精度,或是产生磨损及变形的现象,微钻针的使用寿命会直接造成微钻针的消耗性成本增加,而微钻针的消耗性成本增加则会造成多层电路板的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B电路板钻孔针,其为用于多层电路板进行导电通孔的钻孔作业的微钻针,其能够延长使用寿命至传统微钻针的2倍,减小了多层电路板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PCB电路板钻孔针,包括柄部及与柄部连接的碳化钨刃部,所述碳化钨刃部含有钴金属,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钨刃部直径为0.2mm,所述碳化钨刃部外层设有若干层膜层,所述膜层的材料为氮化钛、碳化钛、氧化铝与碳氮化钛的混合物,或碳化钛与氮化铝钛的混合物,或碳氮化铝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直径为0.2mm的微钻针上镀设含有氮化钛、碳化钛、氧化铝与碳氮化钛的混合物的膜层,或含有碳化钛与氮化铝钛的混合物的膜层,或碳氮化铝钛的膜层,增强了钻孔针的刚性,延长使用寿命至传统微钻针的2倍,减小了多层电路板的制造成本。
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电路板钻孔针的钻孔工艺效果检测方法,包括孔位精度检测及孔壁质量检测,所述孔位精度检测通过出孔位偏移量得到,所述孔壁质量检测通过切片检查孔壁质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时,预先设定钻孔次数,在钻孔达到预设次数后检测孔位精度及孔壁质量,从而对钻孔针的工艺效果进行检测,得到钻孔针的使用寿命是否达标,其工艺简单,且能够直观地检测钻孔针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钻孔机在PCB电路板上加工出指定位置以及指定数量的钻孔,然后通过图像检测装置对所述PCB电路板上的孔位进行孔位精度检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图像检测装置对孔位精度进行检测,操作方便,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钻孔目标位置作为靶心设置靶面,靶面相邻靶圈间的距离为1mil,通过图表方式输出PCB电路板上钻孔的靶面图,然后通过图表分析孔位偏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靶面图直观地展示钻孔位置,便于观察初步了解孔位的精确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统计每一环靶圈内的钻孔点数,并分别计算分别落入每一环靶圈内的钻孔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电子(西安)有限公司,未经信泰电子(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0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压合机
- 下一篇:一种改善PCB弓曲的制作方法及排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