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发动机扭矩校正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9302.5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涂岩恺;兰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00 | 分类号: | B60W5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发动机 扭矩 校正 方法 终端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发动机扭矩校正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包括:采集车辆的车辆状态数据集,其中车辆状态数据集包括油门深度、实际扭矩百分比、发动机转速、离合状态和档位状态;对采集的数据集进行过滤,过滤空档和半离合时期的数据;将数据集中的实际扭矩百分比和发动机转速分别对油门深度求导,提取出两个导数的比值大于阈值的数据集;将提取出的数据集对三次方程拟合,得到实际扭矩计算方程;将x=100代入实际扭矩计算方程中求解y的值,根据y与范围阈值的关系判断实际最大扭矩是否为标识最大扭矩。本发明能够区别实际最大扭矩和标识最大扭矩,进而准确的计算出发动机的实际扭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发动机扭矩校正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常存在“一机多档次”的情况,即发动机厂商推出的一系列不同扭矩档次的发动机时,采用一模一样的机械结构和电子结构,仅是在发动机ECU程序上对最大扭矩进行不同档次限制,以追求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产品阶梯化和层次化。
发动机实际扭矩百分比,是发动机往CAN总线上输出的一个J1939标准协议数据,其反映了当前输出扭矩占发动机可输出最大扭矩的百分比。CAN总线上的其它器件,如要获知当前车辆的动力扭矩,可以用发动机最大扭矩乘以总线上的实时输出的实际扭矩百分比得到。
在整车系统集成时,往往存在对“一机多档次”发动机忘记调整实际扭矩百分比输出的问题,即假设某发动机实际最大扭矩为Tmax,发动机厂商用限制系数A,将最大扭矩限制为“标识最大扭矩”Ttag(Ttag=A×Tmax),但忘记对实际输出扭矩百分比进行调整,还是参照Tmax输出扭矩百分比。举例来说,假设限制系数A为0.5,忘记调整实际输出扭矩百分比时,车辆实际最大扭矩Tmax能达到的实际最大百分比为50%,然而这时,由于用户只知道发动机告知的标识最大扭矩为Ttag,因此用户如果按普通的经验计算车辆实时扭矩值为:50%×Ttag,明显这就是错误的,正确的扭矩值应为百分比乘以实际最大扭矩:50%×Tmax。该问题虽然不会影响车辆集成后的行驶功能,但对车辆上其它的智能设备来说,可能会造成对车辆扭矩计算不准确。因此,如果需要计算车辆扭矩,应在计算之前采用一定方法识别出发动机的标识最大扭矩Ttag是否就是实际最大扭矩Tmax,进一步的,如果二者不等,则应计算出未知的实际最大扭矩值Tmax做为对标识最大扭矩Ttag的校正。
最直观的方法是将油门踏到最深,让发动机达到最大输出扭矩,此时观测扭矩百分比数值,如果扭矩最大时,百分比是100%,则说明可以用标识扭矩和百分比乘积来计算车辆实时扭矩,反之则不行。但是这不是一种实用方法,车辆一般较少需油门踏板踩到底来行驶,要求司机进行油门踏板踩到底的危险方式开车并不安全。而空档、半离合或轻载时,由于发动机外部没有足够的反向阻力,因此油门踏到底,不会显著增大扭矩,而只是随着喷油量的增加对应增大功率,由于功率=转速*扭矩,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扭矩依旧很小而转速不断增大,因此有些情况下油门踩到底也无法达到发动机的最高扭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发动机扭矩校正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发动机扭矩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固定周期采集车辆在当前时刻t的车辆状态数据集Ct,所述车辆状态数据集包括油门深度AP、实际扭矩百分比A、发动机转速N、离合状态和档位状态;
S2:判断是否同时满足:离合状态为离合未踩下和档位状态为档位不是空档,如果是,进入S3,否则,返回S1;
S3:判断当前时刻t与前一时刻t-1的油门深度AP是否相同,如果是,返回S1,否则,进入S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9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