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22132.8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6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杨;易笛;黄勇;阳志雄;邹东海;龙凯亮;马晓东;魏超;王俊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G01M1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伟 |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故障 保护 逻辑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测试方法包括: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以及,基于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本发明可在纯软件环境下对列车的故障保护逻辑进行自动测试,不依赖于额外的外部硬件设备,从而加快了测试过程,有效地保证了故障保护的正确性及完整性,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满足多样性需求的测试要求,而且有效地指导软件设计人员提前发现并解决保护漏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功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动车组运营之前,要求牵引系统对相关控制软件进行全面测试,包括核心控制功能、故障保护等。
目前,测试方案主要包括项目需求收集、需求传递、模型建立、测试台位搭建、测试人员逐项手动测试、测试结果人工记录、测试结果反馈、设计人员校核等流程。
但是,上述测试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测试周期长,测试过程分散,测试结果缺乏有效保障,而且对外部设备要求较高,导致成本高,执行效率低;
2、由于需要外部设备支持,当设计过程存在多样化需求时,测试系统需要系统性变更才能满足新需求的测试需要,不能快速响应,不能满足实际运用要求。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列车故障保护的测试方案测试周期长,测试过程分散,导致成本高,执行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包括:
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
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以及,
基于所述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可选地,所述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测试软件的属性构建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并且将所述关键模型集成于所述测试软件中。
可选地,所述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的步骤包括:
对每一个测试要素分别设定对应的编码值,所述编码值用于校验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依次导入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编码值。
可选地,多个所述测试要素包括复位方式、保护门槛、复位门槛、保护动作、故障记录触发类型及是否上报网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依次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关键模型运行所述测试软件,所述测试软件中设定故障触发时间及复位时间;以及,
针对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2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