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22032.5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9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剑;许云华;梁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04;B60H1/03;B60L58/27;B60L58/26;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6;H01M10/6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理 系统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暖风芯体、水暖加热器、换热器和动力电池;其中,暖风芯体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水暖加热器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第一三通结构分别与换热器的第一端、动力电池的第一端相连通;动力电池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二三通结构分别与暖风芯体的第二端、水暖加热器的第二端相连通。上述方案,实现乘员舱采暖、动力电池加热共用水暖加热器或热泵,同时实现了动力电池直接式加热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因燃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为了降低燃油的使用量,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商逐渐致力于纯电动汽车的研究以及生产。
现有技术中,对动力电池的加热时通过板式换热器热交换对电池水路进行加热,这种方式为间接式加热,效率较差,且整个系统架构不够灵活,功能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间接方式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效率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
暖风芯体、水暖加热器、换热器和动力电池;
其中,所述暖风芯体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所述水暖加热器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第一三通结构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端、所述动力电池的第一端相连通;
所述动力电池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所述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二三通结构分别与所述暖风芯体的第二端、所述水暖加热器的第二端相连通;
所述水暖加热器与所述第一三通结构之间串接有第一水泵;
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串接有第二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包括: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
所述冷媒入口连接至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口连接至热泵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三通阀包括三种连通状态;
其中,在第一连通状态下,仅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相连通;
在第二连通状态下,仅所述热泵出口与所述冷媒入口相连通;
在第三连通状态下,所述冷媒入口与所述热泵出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均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通阀包括有五种连通状态;
其中,其中,在第一连通状态下,仅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相连通;
在第二连通状态下,仅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相连通;
在第三连通状态下,仅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相连通;
在第四连通状态下,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任意两端口均连通;
在第五连通状态下,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任意两端口均未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三通阀包括有五种连通状态;
其中,其中,在第一连通状态下,仅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相连通;
在第二连通状态下,仅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2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