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辛辣味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18607.6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谢瑞生;王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堃堂(广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J1/14 | 分类号: | A23J1/14;A23J3/34;A23L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缪恩生 |
| 地址: | 510032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辣味 牡丹 制备 风味蛋白酶 抗氧化活性 去除 活性炭吸附 无有害物质 活性炭 呈味物质 过滤干燥 环境友好 酶解处理 影响产物 蒸煮处理 制备过程 牡丹籽 内肽酶 掩味剂 肽得率 密闭 水解 加水 均质 蒸煮 全程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辛辣味牡丹肽的制备方法,是利用蒸煮,风味蛋白酶,活性炭和掩味剂的共同作用,将牡丹籽种皮以及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呈味物质去除,所述制备方法是将牡丹籽粕粉先加水均质再密闭蒸煮处理10~60min,之后按比例依次加入内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处理,再用活性炭吸附,过滤干燥制得。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所得到的牡丹肽得率高,抗氧化活性高2)使用的方法简单,水解过程温和,去除辛辣味的同时不影响产物抗氧化活性;3)全程无有害物质产生,产物更安全,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蛋白肽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辛辣味牡丹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花色泽艳丽,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籽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常用来榨油,提油之后的牡丹籽饼常被用作肥料和燃料,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经济价值极低。牡丹籽饼中含有蛋白质30%~40%、粗脂肪5%~7%、磷酸0.37%和可消化糖4%以及矿物质约6%,蛋白质和药用成分含量都很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如果将其进一步处理,加工成牡丹籽蛋白肽,开发成饲料添加剂将很大程度提高其应用价值。
牡丹籽饼中还含有蛋白肽(IGF-Ⅰ),又名人类生长因子,是一种活性蛋白多肽物质,是人体内肝细胞、肾细胞、脾细胞等十几种细胞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体内本身就含有IGF-Ⅰ。蛋白肽有降血糖血脂、舒张血管、促进骨的合成代谢、保持其正常结构、促生长、促细胞分化、创伤修复等功效。
牡丹籽蛋白质在酸,碱,酶的作用下均可发生分解,且水解过程中产生的牡丹籽肽大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研究发现,牡丹籽蛋白质经水解制得的牡丹籽肽营养性能好,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水解过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辛辣味,辛辣味的产生还可能与种皮、蛋白中的其它呈味物质有关,在肽的制备过程中呈味物质混合在肽产品中。由于辛辣味的产生,限制了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于以上问题,利用蒸煮,风味蛋白酶,活性炭和掩味剂的共同作用,除去暴露于多肽外面的疏水氨基酸,再经过吸附过滤,掩味剂包埋,得到无辛辣味牡丹肽的过程,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脱脂牡丹籽粕粉碎过筛后得原料,按料液比1:7~1:15加水混合,高速匀浆机中均质后得牡丹籽混合液;
S2:将步骤S1所述牡丹籽混合液连续密闭蒸煮处理10~60min得蒸煮液,其中,蒸煮温度为100~120℃;
S3:将步骤S2所述蒸煮液调节pH值为6~9,按原料8000~15000U/g加入内肽酶,30~60℃酶解温度下处理30~60min,得初酶液;
S4:将步骤S3所述初酶液,按原料5000~10000U/g加入风味蛋白酶酶解10~30min后灭活处理5~10min,得酶解液,其中,酶解温度为35~55℃,pH值为7~9;
S5:将步骤S4所述酶解液按质量百分比1~3%加入活性炭吸附15~30min,过滤除去活性炭,在滤液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5~20%的掩味剂,30~70℃处理10~30min后浓缩干燥,制得无辛辣味牡丹肽。
牡丹肽的辛辣味可能来自水解过程中所释放的呈味物质,这些呈味物质或来自牡丹籽种皮,蛋白,或产生于水解所释放的蛋白或肽类,也可能是这些物质共同作用产生的辛辣味道。本发明连续密闭蒸煮处理主要是为了将牡丹籽蛋白中的肽链缩短,增加肽键断裂,风味蛋白酶是为了切除暴露在外的疏水基团,破坏呈味肽类的结构,活性炭是将切除掉的疏水基团吸附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内肽酶是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或菠萝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风味蛋白酶包括氨肽酶或羧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从N端水解的肽酶是氨肽酶,从C端水解的是羧肽酶。两种酶都是外切酶,能够将暴露在外的氨基酸进行切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堃堂(广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世堃堂(广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8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