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信息分类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17439.9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G06N3/04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1803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信息 分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数据信息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分类的文本信息;
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所述文本信息对应的文本向量,所述向量化处理包括:先对待处理的句子进行分词,得到多个单独词;再对每个单独词进行词性标注,获得词性标注结果;对每个单独词进行实体识别,获得实体识别结果;将分词结果输入预设词向量模型,以得到每个单独词的词向量;将词性标注结果输入预设词性向量模型,以得到每个单独词的词性向量;将实体识别结果输入预设实体向量模型,以得到每个单独词的实体结果向量,将每个单独词的词向量、词性向量和实体结果向量拼接在一起的向量集合作为文本向量;
对所述文本向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文本信息的多个方面的表示特征;
对所述表示特征中包括的特征向量进行全局平均池化处理,得到每个所述特征向量对应的聚合信息;
利用两个全连接网络对所述聚合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得到每个所述特征向量对应的筛选参数;
根据所述筛选参数判断所述特征向量是否为噪声特征,若是,则将所述特征向量屏蔽,并更新剩余的所述特征向量,得到更新后的特征向量;
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特征向量,更新所述多个方面的表示特征;
对更新后的多个方面的表示特征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一个目标特征;
根据所述目标特征得到所述文本信息的分类信息;
对所述文本向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文本信息的多个方面的表示特征采用以下公式处理:
其中,hi为第i个方面的所述表示特征,i的取值范围为[1,l],l为预设次数,v为所述文本向量,dv为构成所述文本向量的单独词的数目,和分别表示第i次计算时的不同的参数矩阵且分别通过神经网络训练获得;
所述预设次数的取值范围在5~12之间;
所述降维处理包括:
将每个方面的所述表示特征分别放入卷积神经网络的一个单独通道;
对于每一所述单独通道,通过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目标特征中的每个特征向量:
cj=f(wf·h(i:i+n-1)+bf)
其中,j的取值范围为[1,m],cj表示融合特征中的第j项特征向量,m为卷积核的个数,f为非线性函数,wf为参数矩阵,bf为偏置参数,h(i:i+n-1)由hi、hi+1、…、hi+n-1依次连接组成,n为卷积窗口的长度,hi表示第i个方面的所述表示特征;
根据计算得到的m个特征向量生成所述目标特征;
根据所述筛选参数判断所述特征向量是否为噪声特征,若是,则将所述特征向量屏蔽,并更新剩余的所述特征向量,得到更新后的特征向量采用以下公式处理:
其中,所述cj表示第j项特征向量,所述xj为所述cj对应的更新后的特征向量,所述sj为所述cj对应的所述筛选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特征得到所述文本信息的分类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特征包括的每个特征向量的突出特征,所述突出特征包括所述特征向量中元素的最大值和平均值;
根据所述突出特征,获取高层特征集合;
根据所述高层特征集合,利用全连接网络预测所述文本信息的每个类别概率向量;
将所述类别概率向量中最大的元素对应的类别作为所述文本信息的分类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高层特征集合,利用全连接网络预测所述文本信息的每个类别概率向量采用以下公式处理:
其中,y为类别概率向量,wp为全连接网络的参数矩阵,r为符合伯努利分布的遮蔽向量,q为所述高层特征集合,bp为偏置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类的文本信息为一个句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74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