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树地下根系无伤旋转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17164.9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1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伊兴凯;张晓玲;宁志怨;胡勇;刘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程艳梅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果树 树体 土块 地下根系 生产成本 措施调整 光照条件 果实品质 果园机械 结果盛期 结果主枝 驱动机械 树体结构 有效减少 栽种装置 整形修剪 装置处理 机械钳 结果期 结果枝 除草 根系 包住 根际 去除 树势 衰弱 修剪 机械化 施肥 损伤 驱动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树地下根系无伤旋转的装置;采用机械钳将将树体根系周围半径0.5~1.0米,深0.5~1.0米根际土块包住,驱动机械钳旋转将土块分离并驱动其一起跟着旋转,实现果树方位的调整;经过本装置处理后,改进果树结果主枝的方位,有效改善树体光照条件,增加果实品质;避免整形修剪时去除大型结果枝,给树体带来损伤,引起树势衰弱和产量的下降;有效减少果树结果期或结果盛期,因树体结构和方位不合理引起的修剪困难、用工量和生产成本的增加;通过上述措施调整树体方位后,方便果园机械进入,有利于机械施肥、机械化除草,大大减少用工和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树地下根系无伤旋转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实际生产中,诸如桃、梨等果树开穴(沟)定植时,极少有果农充分考虑到结果期结果主枝采光、株与株结果主枝的方位搭配、行与行结果主枝的搭配等,即把果树定植于最佳方位;同时,即便果农定植时考虑到如上问题,定植时部分果树还没有定杆,结果枝方位还不明确,加之结果枝组生长势不同等原因,果树结果前期主要结果枝的生长方向和角度,大部分处于不理想状态。
如果果园中大部分果树的结果主枝位置不理想,将造成(1)园区枝条郁闭,叶片光照不足,果实着色不良、含糖量下降,果实商品性降低;(2)结果枝与结果枝绞缠在一起,整形修剪时常常需要去除大型结果枝,给树体带来损伤,同时产量下降;(3)给修剪带来极大困难,用工量和生产成本增加;(4)不方便果园机械进入,给机械化施肥、机械化除草等带来困难。
因此,在果树定植3~5年期间,针对结果枝方位不理想的树体,例如主干弯曲幅度大导致无法架直等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树地下根系无伤旋转的装置,对其生长方位进行修正。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果树地下根系无伤旋转的装置,采取将树体根系周围半径0.5~1.0米,深0.5~1.0米根际土块旋转的方法,调整树体结果主枝的方位。
(二)技术方案
一种果树地下根系无伤旋转的装置,包括车体组件、升降组件、转动组件、调整组件及机械钳;
所述车体组件包括车板、把手及车轮,车板底部设置有车轮,车板左端连接有把手;所述车板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右端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内设置有调整组件,转动组件下方设置有机械钳,调整组件和机械钳配合。
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板、电动推杆、移动板及导向柱;
所述车板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根导向柱,导向柱顶部通过顶板连接;所述顶板底面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底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导向柱垂直贯穿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右端超过车板并设置有转动组件。
其中,所述移动板和车板之间还连接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套合在导向柱上。
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一号伺服电机、一号齿轮、转动柱及二号齿轮;
所述转动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移动板右端;所述转动柱上设置有二号齿轮;所述移动板底面固定有一号伺服电机,一号伺服电机设置在转动柱左侧,一号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向下伸出并连接有一号齿轮,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配合。
其中,所述转动柱为空心结构,其内部设置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二号伺服电机、三号齿轮、四号齿轮及转动轴;
所述转动轴设置在转动柱内,并和转动轴同轴心;所述转动轴顶端通过轴承和转动柱内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四号齿轮;所述二号伺服电机设置在转动柱底部,其输出端连接有三号齿轮,三号齿轮和四号齿轮配合;所述转动轴向下伸出并转动连接转动柱底部。
其中,所述机械钳设置在转动柱下方,包括钳爪、支撑杆及螺纹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7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龙果内部营养调控装置
 - 下一篇:便于浇灌排水的蔬菜栽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