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面料色牢度的染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16401.X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3/62 | 分类号: | D06P3/62;D06P1/00;D06P1/673;D06P5/08;D06P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面料 牢度 染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面料色牢度的染整方法,具体染整过程如下:将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烘干,然后将直接染料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再加入环氧氯丙烷、棉纤维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得到染色纤维;将染色纤维进行纺织得到纱线,同时将得到的纱线加入固色整理剂中浸渍后进行纺织得到高色牢度面料。本发明通过将纤维进行预处理后使得棉纤维表面大量的羟基裸露,然后能够与染料之间通过化学键作用结合,提高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在纱线的表面即色料的表面复合一层防护膜,该防护膜与色料之间通过化学键作用连接,复合牢固,在较强外力作用下不易剥离,进一步实现了对色料的防护,提高了色料的固色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提高面料色牢度的染整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衣物中,人们不仅追求舒适度,同时追求衣服的色彩和样式,对于明亮色彩的衣物,在长期清洗过程中颜色稍有变化就会非常明显,进而影响美观,因此面料的色牢度是影响影响衣服颜色变化的关键,现有的衣物染色通常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或者物理吸附作用将染料吸附在纤维表面和纤维内部,实现染色的目的,但是由于染料和纤维之间作用力较弱,多洗清洗后很容易出现染料剥离而褪色的情况,影响衣物的美观,同时颜料中通常含有大量的不饱和键,在高强度紫外线的照射下容易氧化变色,进而影响衣物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面料色牢度的染整方法,通过将纤维进行预处理后使得棉纤维表面大量的羟基裸露,然后能够与染料之间通过化学键作用结合,提高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在纱线的表面即色料的表面复合一层防护膜,该防护膜与色料之间通过化学键作用连接,复合牢固,在较强外力作用力不易剥离,进一步实现了对色料的防护,提高了色料的固色度,能够防止长期清洗或者摩擦造成的掉色,同时在防护膜中添加的抗氧剂,能够防止紫外线氧化导致色料掉色,进而使得制备的面料不仅能够防止摩擦掉色,同时能够防止紫外线照射掉色,具有很高的色牢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面料色牢度的染整方法,具体染整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棉纤维加入质量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升温至60-65℃蒸煮40-50min,然后捞出洗涤至中性烘干,每克棉纤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7-8mL;由于棉纤维表面含有大量的酯基,进而降低了纤维表面羟基的活性,通过氢氧化钠的处理使得棉纤维表面大量的羟基裸露,便于进行改性;
第二步,称取一定量的直接染料加入水中搅拌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环氧氯丙烷,升温至65℃回流反应4-5h,然后向其中加入烘干后的棉纤维,并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升温至110℃回流搅拌反应9-10h,然后过滤用质量浓度为1%的醋酸溶液洗涤至中性,再用乙醇浸泡后烘干,得到染色纤维;每克直接染料中加入水80-85mL,加入棉纤维12-13g,加入环氧氯丙烷0.46-0.48g,加入氢氧化钠0.2g;直接染料为直接大红4B、直接蓝2B、直接湖蓝6B、直接紫R、直接紫D-N、直接黑、直接耐晒桃红、直接重氮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使用的直接染料中含有大量的伯胺基团,能够与环氧氯丙烷中的环氧基团进行开环反应,进而使得直接染料上引入烷基氯,由于棉纤维表面含有大量的伯醇基,能够与烷基氯在高温下进行反应,进而使得染料通过化学反应引入棉纤维上,不仅染色均匀,并且色牢度较高,不易褪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6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栲胶植鞣革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触媒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