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整件组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6390.5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保义;沈岑宽;黄镔;黄建新;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66;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11390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剑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物 出水孔 输料筒 蓄水孔 外罩 挤出 电池 紫外吸收剂 表面开设 表面设置 导热填料 干燥处理 加热装置 交替循环 冷却装置 外罩内腔 有效吸收 阻燃性能 组装工艺 导热率 挤出杆 抗氧剂 冷风管 冷热风 热风管 吸水棉 相容剂 蓄水槽 阻燃剂 换热 制备 能耗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整件组装工艺,本发明通过添加ABS、PC、导热填料、相容剂、阻燃剂、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制备得到的电池阻燃性能为UL‑V0级别,导热率为10‑26W/M·K,通过在挤出杆表面开设蓄水孔,并在蓄水孔内放置吸水棉,对混合物内的水分进行有效吸收,同时通过在输料筒表面设置出水孔,使得混合物内多余的水分可以通过出水孔进入蓄水槽,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物挤出水分含量高,还需进行干燥处理的技术问题,通过在外罩上分别设置有冷风管和热风管,使得外罩内腔可以形成冷热风交替循环,能够保证外罩与输料筒之间换热均匀,无需设置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挤出过程中能耗损耗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整件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专利文件(201810387027.9)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装工艺,该工艺采用具有流动性的丙烯酸粘胶对壳体和电芯进行粘合,壳体与电芯之间的丙烯酸粘胶可以通过压力进行厚度的调整,从而避免壳体的鼓胀,生产出来的锂离子电池厚度均一性高,并且由于采用了粘胶固定,锂电池也具有良好的抗摔性。但是该工艺制备得到的电池阻燃性能和导热效率均不佳,同时该工艺在原料混合挤出过程中混合物水分含量高,需要在挤出后进行干燥处理,会降低电池组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整件组装工艺,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通过添加ABS、PC、导热填料、相容剂、阻燃剂、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制备得到的电池,根据测试标准GB/T 24151-2009,测得电池盖面壳和底壳的阻燃性能为UL-V0级别,根据测试标准GB/T 3139-2005,测得电池盖面壳和底壳导热率为10-26W/M·K,解决现有技术中组装电池阻燃性能不佳、同时导热系数不足的技术问题;(2)通过在挤出杆表面开设蓄水孔,并在蓄水孔内放置吸水棉,对混合物内的水分进行有效吸收,同时通过在输料筒表面设置出水孔,使得混合物内多余的水分可以通过出水孔进入蓄水槽,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物挤出水分含量高,还需进行干燥处理的技术问题;(3)通过在外罩上分别设置有冷风管和热风管,冷风、热风可以分别从冷冷管、热风管排入外罩内腔,同时通过出料槽排出,使得外罩内腔可以形成冷热风交替循环,能够保证外罩与输料筒之间换热均匀,无需设置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挤出过程中能耗损耗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整件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计,称取80-100份的ABS、30-50份的PC、20-40份的导热填料、2-10份的相容剂、6-10份的阻燃剂、0.1-2份的抗氧剂、0.1-2份的紫外吸收剂,称取上述重量份的阻燃剂、导热填料和相容剂进行搅拌混合,得到预混物;
步骤二:将制得的预混物与上述重量份的ABS、PC、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加入挤出设备的入料斗内,上述混合物通过入料斗进入输料筒内腔,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配合链条带动切刀杆转动,切刀杆带动转动,切刀杆带动外周面的挤出杆转动,挤出杆带动输料筒内腔的混合物向出模头方向移动,混合物通过出模头上开设的出模口排出,同时切刀杆带动表面轴盖转动,轴盖带动表面的刀片对出模口排出的混合物进行切割,切割后的混合物通过出料槽排出;
步骤三:将上述切割后的混合物注入电池底壳和盖面壳的模具中制得底壳和盖面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63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