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自动补给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11948.0 | 申请日: | 2019-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0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殷俊清;顾金芋;陈永当;程云飞;赵诚诚;许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37;B60L53/38;H02J7/02;H02J50/05;H02J50/9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郝震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自动 补给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自动补给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供电装置及导航模块,无线充电装置上端连接无人机,无线充电装置下端连接供电装置,导航模块安装在无人机内及无线充电装置中,结合定位导航和视觉导航,实现了无线充电位置的精准对接和自动补给;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电机转动带动锥齿轮,锥齿轮转动带动直齿轮,直齿轮转动带动收放引线装置收放引线引起收放脚架的升降,进而引起充电接收线圈的升降,充电接收线圈与供电装置中的充电发射线圈对接接触进行充电;本发明新颖独创、结构简单、精准定位,可广泛应用到不同的无人机设备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充电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自动补给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科学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无人机领域长足发展,无人机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远程侦察、道路巡检、电网检测、图像识别、物流送达、灾难检测及影视拍摄等领域,并逐渐产生了新兴的无人机产业。但是,无人机上所装电池续航时间较短,续航时间严重受限于电池的容量,而增大电池的容量也会加重无人机的负担。另外,对无人机进行充电的方式分为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其中,有线充电充电效率比无线充电效率高,但有线充电大多数需要人为控制,要求精度高,充电接头对接精准。综上,无人机不能长时间持续工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无人机自动补给巡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无人机充电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无人机自动补给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供电装置及导航模块,无线充电装置上端连接无人机,导航模块安装在无人机内及无线充电装置中,结合定位导航和视觉导航,实现了充电位置的精准对接和自动补给;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电机转动带动锥齿轮,锥齿轮转动带动直齿轮,直齿轮转动带动收放引线装置收放引线,引起收放脚架的升降,进而引起充电接收线圈的升降,充电接收线圈与供电装置中的电发射线圈对接接触进行充电;本发明新颖独创、结构简单、精准定位,可广泛应用到不同的无人机设备上。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无人机自动补给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人机,还包括无线充电装置及导航模块,无线充电装置连接在无人机下端,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上盖板,上盖板上端面连接无人机,上盖板下端面连接有立柱,立柱下端连接有下盖板,立柱有四根,等间距的分布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起支撑及连接作用,下盖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及备用电机,驱动电机和备用电机均采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电机转轴上同轴连接有主动锥齿轮Ⅰ,备用电机转轴上同轴连接有主动锥齿轮Ⅱ,主动锥齿轮Ⅰ及主动锥齿轮Ⅱ下端啮合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位于下盖板中心位置,从动直齿轮有四个,四个从动直齿轮以主动直齿轮的圆心为对称点呈中心对称分布且两两夹角为90°,从动锥齿轮转轴贯穿下盖板向下连接有主动直齿轮,主动直齿轮四周啮合有从动直齿轮,下盖板下端面还连接有与从动直齿轮配合的收放脚架,从动直齿轮下端连接有收放引线装置,收放引线装置下端连接有引线,引线内部包裹有导线,每个所述收放引线装置通过所述所述引线与所述收放脚架连接,收放脚架下端连接有充电接收线圈;无人机自动补给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导航模块,导航模块包括主控模块、定位导航模块、电池模块及视觉导航模块,主控模块、定位导航模块及电池模块安装在无人机上,视觉导航模块安装在下盖板下端面,视觉导航模块有两个,分布在下盖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布置,主控模块连接定位导航模块、电池模块及视觉导航模块。
进一步地,无人机自动补给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及充电发射线圈,支撑平台为充电发射线圈供电,充电发射线圈与充电接收线圈接触对接时,采用电场耦合式充电。
进一步地,收放脚架包括保持装置、定滑轮固定轴、多级套筒及定滑轮,保持装置与定滑轮固定轴连接,定滑轮固定轴上安装定滑轮,保持装置下端连接多级套筒,多级套筒的下端连接充电接收线圈。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1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