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枣芽红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07687.5 | 申请日: | 2019-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五生;杨壮;杨佳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 地址: | 033299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枣芽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采摘红枣的嫩叶和芽;将采回的嫩叶和芽清洗干净后在阴凉、清洁的室温下摊晾;将摊晾处理后的枣嫩叶和芽进行揉捻,采用机械加工完成茶叶揉捻成型;将揉捻处理后的枣嫩叶和芽发酵处理,采用雾化加水方式控制湿度;采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吸取茶叶内的水分;使用红外线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醇化、提香处理,该方法制得的枣芽红茶的外形、汤色、香气、味道、叶底均较好,并且富含蛋白、脂类、总糖等多种营养物质,解决了现有制作工艺复杂,难以最大程度保留枣芽叶的主要成分,茶叶冲泡后口感不佳,香气持久度差、感官评价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枣芽红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枣产量占世界的98%以上,果实大枣可以被直接食用或加工成枣干、果脯等后食用,然而枣叶枣芽等副产品很少被利用,多散落在地上被浪费。春夏季节,修剪和抹芽与修剪产生大量枣芽和细嫩枝叶,研究表明,枣树芽及嫩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有机酸、糖类及黄酮类物质,因此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天然保健和药用资源,但是由于枣芽叶中含有较丰富的茶多酚化合物,易发生酶促氧化反应,不仅加大保藏难度同时因含有己醛、己烯醛等芳香醛类化合物和鞣酸等,具有较浓郁的青草臭味和涩感,因此不宜直接食用。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枣芽枣叶资源,将其变废为宝的方法尤为重要,历史上,西部枣农就有将枣叶枣芽经蒸制炒干作为代用茶泡水的饮用习惯,目前也有将枣叶制作成茶叶的报道,但是,现有制作工艺复杂,难以最大程度保留枣芽叶的主要成分,茶叶冲泡后口感不佳,香气持久度差、感官评价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枣芽红茶的制作工艺,解决现有制作工艺复杂,难以最大程度保留枣芽叶的主要成分,茶叶冲泡后口感不佳,香气持久度差、感官评价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枣芽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采摘红枣的嫩叶和芽;
S2、静置摊晾:将采回的嫩叶和芽清洗干净后在阴凉、清洁的室温下摊晾;
S3、摊晾揉捻:将摊晾后枣嫩叶和芽进行揉捻;
S4、发酵处理:将揉捻处理后的枣嫩叶和芽发酵处理,采用雾化加水方式控制湿度;
S5、烘干:采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吸取茶叶内的水分;
S6、醇化提香:使用红外线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醇化、提香处理。
进一步,步骤S2静置摊晾处理中,室温控制在20-25℃,摊晾时间为4-5h,其中,摊放厚度为5-10cm。
进一步,步骤S3摊晾揉捻处理中,使用茶叶揉捻机揉捻成型。
进一步,步骤S4发酵条件是温度为58-62℃,湿度为85-95%,发酵时间为7-9h。
进一步,步骤S5烘干处理中,烘干温度为90-110℃,烘干时间为30-60min。
进一步,步骤S6红外线醇化提香处理中,处理温度为120℃、处理时间为1-2min。
进一步,步骤S2将静置摊晾后的叶子切成长1-1.5cm,宽0.8-1.2cm的细条。
本发明提供一种枣芽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采摘红枣的嫩叶和芽,采摘时间以5~8月为宜;
S2、静置摊晾:将采回的嫩叶和芽清洗干净后在阴凉、清洁的室温下摊晾,室温控制在20-25℃,摊晾时间为4-5h,其中,摊放厚度为5-10cm,静置摊晾后的叶子切成长1-1.5cm,宽0.8-1.2cm的细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76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