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头空心活塞杆摩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06933.5 | 申请日: | 2019-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9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民;赵旭东;冯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活塞杆 摩擦 焊接 自动化 生产线 | ||
双头空心活塞杆摩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包括第一龙门架和第二龙门架,在第一龙门架下方沿首尾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短轴上料震动盘、第一连续驱动摩擦焊机和长轴阶梯式上料机,在第一连续驱动摩擦焊机上设置第一焊道切削装置,在第一龙门架上沿首尾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在第二龙门架下方沿首尾方向依次设置第二连续驱动摩擦焊机和第二短轴上料震动盘,在第二连续驱动摩擦焊机上设置第二焊道切削装置,在第二龙门架上沿首尾方向依次设置第三机械手和第四机械手;在第一龙门架尾端和第二龙门架首端之间设置中转传送平台。在活塞杆长轴与活塞杆短轴焊接过程中,其可提高对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塞杆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头空心活塞杆摩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量快速增长,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为使汽车行驶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平顺性、舒适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大都装有减振器,而活塞杆作为汽车减振器中的一个零件,其作用至关重要。
为实现车辆轻量化的目标,空心活塞杆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焊接作为空心活塞杆制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艺环节,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活塞杆焊接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多的是摩擦焊接技术,摩擦焊接具有高效率、高精度、质量稳定和绿色节能等优点,而在机械制造与汽车制造等产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多数工厂在摩擦焊接加工过程中仍需要由人工完成上下料,在活塞杆长轴与活塞杆短轴焊接过程中,人工上下料存在对接误差,产品质量低,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头空心活塞杆摩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其可提高对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双头空心活塞杆摩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龙门架和第二龙门架,其特殊之处在于:在第一龙门架下方沿首尾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短轴上料震动盘、第一连续驱动摩擦焊机和长轴阶梯式上料机,在第一连续驱动摩擦焊机上设置第一焊道切削装置,在第一龙门架上沿首尾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在第二龙门架下方沿首尾方向依次设置第二连续驱动摩擦焊机和第二短轴上料震动盘,在第二连续驱动摩擦焊机上设置第二焊道切削装置,在第二龙门架上沿首尾方向依次设置第三机械手和第四机械手;在第一龙门架尾端和第二龙门架首端之间设置中转传送平台。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焊道切削装置和第二焊道切削装置是由X向滑组、设置X向滑组上的Y向滑组、设置在Y向滑组下端的刀架和设置在刀架下端的车刀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X向滑组是由X向滑组支撑体、设置在X向滑组支撑体上的X向滑组导轨、设置在X向滑组支撑体上的X向滑组电机和与X向滑组电机输出轴连接的X向滑组丝杠构成;所述Y向滑组是由与X向滑组导轨滑动连接且与X向滑组丝杠通过螺纹连接的Y向滑组支撑体、设置在Y向滑组支撑体上的Y向滑组导轨、设置在Y向滑组支撑体上的Y向滑组电机和与Y向滑组电机输出轴连接的Y向滑组丝杠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刀架与Y向滑组导轨滑动连接且与Y向滑组丝杠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选,在第一龙门架和和第二龙门架上分别设置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置与第一龙门架或第二龙门架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连接的行走驱动电机,在支撑架上设置与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或第四机械手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连接的升降驱动电机。
进一步优选,在第二短轴上料震动盘尾部设置下料引导装置和成品集料车,便于收集成品件。
进一步优选,在长轴阶梯式上料机顶端上设置上料挡块,上料挡块上设有V型槽,活塞杆长轴落到V型槽,便于第二机械手夹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69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