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蝶豆花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2407.1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7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安乐;李伟;黄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许伯严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花 提取 花青素 方法 | ||
一种从蝶豆花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蝶豆花用有机溶剂进行回流脱脂,并减压回收有机溶剂;(2)将脱脂蝶豆花置于酸性冷水浸提,浸提液离心取清液;(3)将清液过超滤膜,收集透过液;(4)将透过液进行反渗透膜浓缩,得浓缩液;(5)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并冷藏,离心,取清液;(6)将清液稀释后上大孔树脂进行吸附;(7)分别用含天然抗氧化剂的梯度乙醇洗脱并单独收集解吸液;(8)解吸液进行浓缩并干燥,即得花青素产品。本发明可从蝶豆花中同时提取多种含量的花青素产品,花青素产品含量高;且整个提取工艺条件温和,具有收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花青素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蝶豆花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蝶豆别名蓝花豆、蝴蝶花豆,是一种属于豆科蝶豆属的草本植物。蝶豆花又名蓝蝴蝶,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里面,其性味辛、苦。蝶豆花富含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具有降脂降压、抗氧化、抗炎抑菌和抗癌等生理功能,同时花青素能够增强血管的弹性,保护血管的内壁组织,并具有抗过敏等功能。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蝶豆花的功能性开发价值还没有进行系统研究,所以对蝶豆花的深入研究具有非常深远意义。
CN109400569公开了一种蝶豆花中提取纯化花青素的方法,该方法将原料蝶豆花进行酶解、浓缩、树脂吸附、梯度解吸、浓缩、干燥后得到产品。该工艺虽较为简单,提取液上柱前简单处理后就进行树脂吸附,但也由此导致产品含量和收率较低。且真空干燥的高温条件也可能导致具有热敏性的花青素降解。
CN1596730公开了一种蝶豆花提取物和糖类成分提取物的制造方法,通过将蝶豆花、叶、茎或根用水、酸溶液或醇溶液进行浸提,再通过倾析、离心、过滤、浓缩等去渣,而后大孔树脂吸附、水洗、乙醇水溶液解吸、浓缩、粉末化,即得产品。该工艺较为简单,但提取液上柱前的前处理较为粗糙,绝大部分杂质都随之进入到吸附树脂上,不利于产品含量的提高。部分工艺步骤采用了高温干燥,也会直接影响产品含量。且使用了有毒有害试剂,如丙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从蝶豆花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利用本发明,可从蝶豆花中同时提取多种含量的花青素产品,提取工艺条件温和,具有收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从蝶豆花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脱脂:将蝶豆花用石油醚回流脱脂,并减压回收石油醚;
(2)浸提:将脱脂蝶豆花置于酸性冷水中浸提,浸提液离心取清液;
(3)超滤;将清液过超滤膜,收集透过液;
(4)浓缩:将透过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
(5)醇沉: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并冷藏,离心,取清液并回收乙醇;
(6)树脂吸附:将清液稀释后上大孔树脂进行吸附;
(7)梯度解吸:分别用含天然抗氧化剂的梯度乙醇洗脱并单独收集解吸液;
(8)浓缩干燥:将解吸液进行浓缩并干燥,即得花青素产品。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蝶豆花为新鲜蝶豆花、冷冻蝶豆花或脱水蝶豆花中的一种,优选新鲜蝶豆花。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酸为醋酸、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苹果酸、乳酸、苯甲酸、山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更优选醋酸、抗坏血酸、山梨酸),酸性冷水pH值为2.5~6.5(更优选4.0~6.0),冷水温度为0~40℃(更优选4~20℃)。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1K~20KDa(更优选4K~10KDa)的超滤膜。超滤可以有效去除大量大分子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 下一篇: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