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样量大米米质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0904.8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6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戴常军;李辉;张瑞英;赵明一;王翠玲;廖辉;程爱华;任红波;金海涛;关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米 快速检测 检测 米质 近红外扫描 样品预处理 大米样品 定标模型 建立模型 米饭状态 世代选择 水稻育种 样品检测 育种效率 籽粒 称量 洗米 蒸煮 米饭 软化 冷却 筛选 世代 | ||
一种小样量大米米质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量样品,洗米,样品预处理,冷却,近红外扫描,建立模型,样品检测。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样量大米米质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将大米做成米饭的方式利用近红外进行大米的品质进行检测,通过样品的处理,可以增加大米样品的体积,并经过蒸煮过程使大米籽粒的结构软化和分散,控制好米饭状态,同时采用合适的检测用具、检测温度获得较理想的定标模型,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为水稻育种材料早期世代的筛选提供支持,实现早期世代选择,减少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浪费,提高育种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育种材料快速筛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样量大米米质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育种的早期世代筛选需要对水稻样品进行检测,考察其粗蛋白质、水分、直链淀粉,食味等多个关键指标指标,之后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品系的优良程度。为早期世代的筛选提供支持,进而实现早期世代选择。
现有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发展的方向,主要是近红外方法。但是现有的近红外检测技术,所用样品量至少要100-200克大米,而水稻育种的早期世代很难有这样的样品量,所以检测介入育种的时间要在第六代或更高世代,这样不能及时的对育种材料进行早期筛选,而且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样量大米米质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将大米做成米饭的方式利用近红外进行大米的品质进行检测,通过样品的处理,可以增加大米样品的体积,并经过蒸煮过程使大米籽粒的结构软化和分散,控制好米饭状态,同时采用合适的检测用具、检测温度获得较理想的定标模型,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为水稻育种材料早期世代的筛选提供支持,实现早期世代选择,减少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浪费,提高育种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种小样量大米米质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样品:称取7-10g建模大米标准品以及待检测大米样品;
(2)洗米:用蒸馏水对称量好的所述建模大米标准品以及待检测大米样品进行清洗;
(3)样品预处理:将所述建模大米标准品放入定制容器中,并加适量水;将所述待检测大米样品放入另一个规格相同的定制容器中,并加如适量水;之后用专用蒸锅蒸煮40min;
(4)冷却:取出经步骤(3)预处理后的所述建模大米标准品和待检测大米样品,放在温度20-30度,湿度不小于70%的条件下冷却到30度左右;
(5)近红外扫描:采用FOSS2500反射型近红外仪进行建模大米标准品的近红外扫描检测,所述检测波长为400-2500nm;
(6)建立模型:用建模大米标准品的食味及理化指标与近红外扫描结果利用软件Winisi进行定标模型建立;
(7)样品检测:采用FOSS2500反射型近红外仪进行待检测大米样品的近红外扫描检测,所述检测波长为400-2500nm;之后根据步骤(6)中建立的定标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待检测大米样品的食味及理化指标参数。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小样量大米米质快速检测方法的检测项目包括粗蛋白质、直链淀粉、食味指标。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定制容器的直径与采集光盘直径相同,且所述定制容器不反光不透光。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样品预处理过程中要控制所述建模大米标准品以及待检测大米样品预处理后的状态,所述预处理后的状态应为:正常可食用米饭,不软不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0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