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VT效率的动力性速比优化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94064.9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红;颜伏伍;王剑云;刘士超;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61/00 | 分类号: | F16H61/00;F16H59/18;F16H59/44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江慧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vt 效率 动力 速比 优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VT效率的动力性速比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CVT速比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CVT动力性速比下整车动力性并非一定最好的问题。一种基于CVT效率的动力性速比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踏板开度和实时车速,建立CVT速比向量,形成发动机转速矩阵;由所述发动机转速矩阵获取发动机转矩矩阵,由所述发动机转速矩阵和发动机转矩矩阵得到发动机功率矩阵;由所述发动机转矩矩阵、CVT速比行向量得到CVT效率矩阵,由所述CVT效率矩阵以及发动机功率矩阵得到整车驱动功率矩阵;获取所述整车驱动功率矩阵中的最大值对应的速比,即为所述踏板开度和实时车速下的动力性速比。实现了CVT输出该优化后的动力性速比,可使整车动力性一直保持最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VT速比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CVT效率的动力性速比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也叫无级变速器,它与传统变速器相比有着诸多优点,其速比是一系列连续的值,可以使发动机一直在理想的工作曲线上运行,进而提升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平顺性;
CVT的速比控制一直是近年来CVT的研究热点,其控制依据来源于发动机的转速调节曲线,动力转速调节曲线反应了在不同踏板开度下发动机最大功率对应的转速,按照动力转速调节曲线结合车速计算的速比称为CVT动力性速比。汽车行驶过程中,当以动力性速比调节变速器速比时,此时在任意加速踏板输入下,发动机功率都是最大的;
对于CVT动力性速比的优化,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针对发动机展开,将不同加速踏板输入下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作为控制对象;但实际上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时,并不意味着此时整车的驱动功率最大,而整车驱动功率才是真正决定整车动力性好坏的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CVT动力性速比下整车动力性并非一定最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VT效率的动力性速比优化方法及系统。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VT效率的动力性速比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踏板开度和实时车速,建立CVT速比向量,由所述CVT速比向量和实时车速,得到所述实时车速下不同CVT速比的对应发动机转速,并形成发动机转速矩阵;
步骤S2、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矩阵获取所述踏板开度、实时车速条件下的发动机转矩矩阵,由所述发动机转速矩阵和发动机转矩矩阵得到发动机功率矩阵;
步骤S3、由所述发动机转矩矩阵、CVT速比向量得到CVT效率矩阵,由所述CVT效率矩阵以及发动机功率矩阵得到整车驱动功率矩阵;
步骤S4、获取所述整车驱动功率矩阵中的最大值对应的速比,即为所述踏板开度和实时车速下的动力性速比。
进一步地,所述建立CVT速比向量,具体包括:
根据CVT速比调节范围,以Δi为间隔对CVT速比进行取值,将所有取值构成一维矩阵,所述一维矩阵即为CVT速比向量,其中,0Δi≤0.01。
进一步地,由所述CVT速比向量和实时车速,得到所述实时车速下不同CVT速比的对应发动机转速,并形成发动机转速矩阵,具体包括:
将CVT速比向量中的CVT速比值依次代入发动机转速公式n=Vi0i/0.377r中,并结合实时车速,得到所述实时车速下不同CVT速比的对应发动机转速值,将发动机转速不在正常转速范围内的值置零,所有发动机转速值形成了发动机转速矩阵;其中,V为实时车速,i0为主减速器速比,i为CVT速比值,r为车轮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4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变档杆无触感应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子换挡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