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360全景环视技术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0306.7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1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殷闫杰;曾全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7/18;G06T3/00;G06T3/40;G06T7/8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360 全景 环视 技术 车载 视频 监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应用360全景环视技术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监控主机端;所述车载监控主机端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合成模块以及标定模块;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图像采集设备,能够采集设定的视频监控图像信号;
所述标定模块能够接收图像采集模块得到的视频监控图像信号,生成摄像头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建立图像标定模型;所述图像标定模型包括现实世界坐标与图像坐标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内部参数包括参数矩阵和/或畸变系数;所述参数矩阵包括摄像机焦距、摄像机纵横比以及图像中心坐标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组合;所述畸变系数包括径向畸变系数和/或切向畸变系数;所述外部参数包括旋转向量R和/或平移向量T;
所述图像合成模块包括图像转换子模块;
所述图像转换子模块能够接收图像采集模块得到的视频监控图像信号,并通过标定模块得到的图像标定模型转换为设定的表现形式;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大于1个的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大于1个的图像采集设备作为车内视频采集子模块和车外视频采集子模块,采集设定的视频监控图像信号;
所述图像合成模块还包括图像前置处理模块、图像拼接融合模块、图像后置处理模块以及图像增强模块;
所述图像前置处理模块能够接收图像转换子模块转换后的视频监控图像信号,并进行联合亮度调整;
所述图像拼接融合模块能够接收图像前置处理模块联合亮度调整后的视频监控图像信号,通过坐标对应将大于1个的视频监控图像信号拼接融合为1个全景图像信号;
所述图像后置处理模块能够消除全景图像信号的亮度差异和色彩差异;
所述图像增强模块能够将图像后置处理模块处理后得到的全景图像信号进行清晰度增强处理;
所述一种应用360全景环视技术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包括车载监控主机端、远程客户端、运维宝端、云服务器端、本地车辆显示器端以及与车载监控主机端连接的车外四路广角鱼眼摄像头和车内四路监控摄像头;四路摄像头分别安装于车辆前后和两侧,分别采集四路画面,与车内监控视频实时在显示器端显示,实现360度无死角的车外实时监控和车内实时监控;
应用360全景环视技术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至少包括互相连接的车载监控主机端、远程客户端、运维宝端、云服务器端、本地车辆显示器端;
车载监控主机端包括:
1)用于视频监控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按照采集视频来源分为车内视频采集、车外视频采集,车外采集摄像头采用鱼眼摄像头;车辆内部采集摄像头的数量根据不同车辆有所不同;
2)用于鱼眼图像转换为俯视图的鱼眼图像查表校正模块;
3)用于图像拼接融合前亮度、色彩的图像前置处理模块;
4)用于合成全景图的图像拼接融合模块;
5)用于合成全景图后全景图整体的亮度、色彩调整的图像后置处理模块;
6)用于最终全景图像的整体清晰度增强处理的全景增强模块;
7)用于本地鱼眼图像标定的标定模块;
所述车载监控主机端包括视图模式控制模块;
视图模式控制模块能够根据车辆行驶状态信息控制本地车辆显示器端以设定的视图模式展示;
当方向盘左转角度大于30度,自动切换为全景图与左侧视频图像模式;
当方向盘右转角度大于30度,自动切换为全景图与右侧视频图像模式;
当车辆处于倒车状态下,显示器端自动切换为全景与后侧倒车视频的模式;
当开启窄路模式,即显示车辆左右两侧的视频景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360全景环视技术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360全景环视技术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远程客户端、运维宝端、云服务器端以及本地车辆显示器端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组合;
所述远程客户端能够与云服务器端进行设定的数据通信;
所述远程客户端能够与运维宝端进行设定的数据通信;
所述运维宝端能够与车载监控主机端进行设定数据通信;
所述云服务器端能够存储设定的数据信息,并按照设定的方法反馈;
所述本地车辆显示器端能够接收车载监控主机端输出的信息并实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03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