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低熟料比条件下高铝炉渣粘度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9112.5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利;余骏;陈彦铭;黄发明;陈小东;匡洪锋;刘立广;柏德春;蔡林;周国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4 | 分类号: | C21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熟料 条件下 炉渣 粘度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低熟料比条件下高铝炉渣粘度调节方法,涉及高炉炼铁的技术领域,当入炉熟料比不低于75%时,周期性降低0.9‑1.1%的入炉熟料比,取样检测炉渣在1500℃温度下的炉渣粘度值,控制炉渣粘度小于0.50Pa·s;当入炉熟料比低于75%且高于70%时,在供料系统中配加白云石进行调节,白云石的加入量为当期高炉入炉矿石批重的0%~15%;当入炉熟料比不高于70%时,根据1500℃条件下高铝炉渣粘度值得变化,在供料系统中配加白云石。有效调节炉渣成分,快速降低炉渣粘度,改善炉渣流动性。通过向高炉直接加入白云石来调节入炉原料结构,可有效调节低熟料比冶炼状态下高铝炉渣的粘度在合理范围,保证了低熟料比原料条件下高铝炉渣造渣制度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炼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炉低熟料比条件下高铝炉渣粘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铁前成本占钢铁生产总成本的75%左右。铁水成本构成中,原料费用、燃料费用占比最大,约占铁水成本的58%~65%,降低原燃料成本是降低铁水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优化炉料结构、降低高炉熟料率,用块矿代替部分或全部球团矿用量,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传统的高炉炼铁理论对“高熟料比”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高熟料比”能促进高炉上部的间接还原,降低燃料比;改善含铁炉料在高炉下部的软化特性,提高透气性和透液性等。但是,作为“熟料”之一的球团矿的购入价格远高于天然块矿;且烧结矿、球团矿的生产工艺是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过程。显然,从设备投资、能源消耗、资源安全性及环境保护等角度出发,高炉多用高品位天然块矿是有益的。因此,在有高品位块矿资源的条件下,不应一味地追求高炉“高熟料比”。
在高炉炼铁技术领域,炼好铁首先要炼好渣。针对目前的矿石资源条件,部分高炉开始使用经济炉料,大量使用地方生矿资源,因为块矿成本比熟料成本有优势,提高配比后可降低炉料成本。另外,入炉熟料比逐步降低至80%以下,高炉入炉原料含Al2O3逐步升高。在本领域内,一般大型高炉入炉熟料比降低至75%以下即为低熟料比,同时入炉原料中Al2O3含量升高至16%以上时对应的炉渣即为高铝炉渣。
熟料主要包括烧结矿和球团矿,“生料”主要为精块矿。熟料与精块矿之间的理化性能和冶金性能的差异是造成熟料率对炉况影响的根本原因。譬如粒度组成、还原性能、热爆裂指数、软熔性能等的差异对炉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熟料一般品位较生矿高;熟料比生矿有着更好的冶金性能,烧结矿、球团矿气孔率高,还原性比生矿好;熟料的软化温度高(1050℃~1200℃),生矿软化温度低(800~1100℃),熟料软化区间窄,软化特性比生矿好;造块过程中可去除80%以上的S和50%~60%的有害元素Zn;生矿一般含粉末多,含水量大,影响筛分;生矿具有热爆裂性,低温还原粉化率高。在高炉低熟料比、高Al2O3含量的炉料冶炼状态下,如何实现合理调节高铝渣系的粘度值,是高炉操作者不断探索的创新技术,更是高炉操作中的难点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9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提高高炉煤比的技术方法
- 下一篇:一种炉缸结构及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