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技术的铁路网络建设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7705.8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2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林;郑云水;周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容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H04L12/02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知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4 | 代理人: | 勾昌羽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枣***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技术 铁路 网络 建设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四电设备族库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基于BIM技术的铁路网络建设方法,包括:基于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基于所述建筑信息模型提取铁路沿线的地理信息;基于所述建筑信息模型获取铁路网络的信息,得到BIM信息模型;将所述地理信息与所述BIM信息模型进行融合,得到铁路网络的三维模型;基于所述三维模型对预设的铁路网络组网方案进行优化,从而得到优选的铁路网络组网方案。以实现较复杂地形中,提高无线传输通信可靠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网络建设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四电设备族库建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基于CAD技术的传统建筑行业产生重大变革。对比过去项目中采用分散的图纸进行工作的习惯,BIM技术则是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采用相互关联的建筑对象信息,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协同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
近年来,随着GSM-R网络在青藏线、大秦线和胶济线三条铁路的相继试运行,经过综合分析,2004年铁道部已确定采用GSM-R技术作为我国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代表,努力实现我国铁路通信技术的“四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综合化),从而全面推动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GSM-R系统的安全可靠覆盖关系着铁路行车组织的能否正常运行,所以GSM-R系统的对网络覆盖提出很高要求。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的运行的良好证明了GSM-R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安全的性能,而因为场地的特殊、列车的高速行驶、以及行驶过程中很强的车体损耗、行驶地域跨度较大以及行驶过程中复杂的地形情况,都使铁路通信在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很多问题都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做相应的分析和方案。而现有技术中对铁路网络建设前并没有对规划的铁路网络建设进行模拟,因而存在设计方案考虑不全面,从而存在较复杂地形中,无线传输通信可靠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四电设备族库建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较复杂地形中,提高无线传输通信可靠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铁路网络建设方法,包括:
基于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
基于所述建筑信息模型提取铁路沿线的地理信息;
基于所述建筑信息模型获取铁路网络的信息,得到BIM信息模型;
将所述地理信息与所述BIM信息模型进行融合,得到铁路网络的三维模型;
基于所述三维模型对预设的铁路网络组网方案进行优化,从而得到优选的铁路网络组网方案。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建筑信息模型提取铁路沿线的地理信息,为:
基于所述建筑信息模型采用GIS技术提取铁路沿线的地理信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建筑信息模型,至少包括通信基站、直放站、漏缆的位置、和信号覆盖范围。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三维模型对预设的铁路网络组网方案进行优化,包括:
基于所述三维模型对预设的铁路网络组网方案中的任一点处的场强进行计算;
将计算结果与接收灵敏度作对比。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所述将计算结果与接收灵敏度作对比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容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州容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7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