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前置读码提高卷烟盒条二维码关联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5037.5 | 申请日: | 201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斌;周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前置 提高 烟盒 二维码 关联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前置读码提高卷烟盒条二维码关联效率的方法,在传统的小盒读码与条盒读码实现关联的基础上,增加小盒前置读码,作为小盒关联读码失败时对应的烟包码,从而解决了传统盒条关联方案中因小盒码读码率低导致剔除烟条过多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盒条关联的效率,使卷烟行业盒条二维码关联真正具有了现实可行性,从技术层面为全行业推广二维码应用提创造了条件。
技术领域
一种增加前置读码提高卷烟盒条二维码关联效率的方法,属于卷烟行业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二维码应用的普及,为卷烟行业二维码创造了条件,很多卷烟企业都开始探索如何应用二维码。从技术上讲,烟草行业二维码,有两个问题无法绕开,一是烟包唯一码;二是盒、条、件编码关联,其中又以卷烟产品盒条关联最为关键。
提到卷烟产品盒条二维码关联,最初的方案是:在小包通道进行小包读码,在条包机条盒下纸位置或者烟条出口通道上对条盒二维码进行识读并建立小盒码与条盒码的序列,然后基于两个读码序列通过软件算法实现二者的之间的关联,该方案理论上没问题,但在实际实施中发现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因小盒读码工位距离条包机较远,小盒在通道上被读码后到进入条包机之前,现场操作工会因各种原因人工取出烟包,如:因为质量检测、设备故障等,这就导致前述在通道读码建立的小包读码序列与实际的烟包不一致,从而导致数据库中保存的编码对应关系与实际烟包不同。
也曾有人提出,在人工取出的烟包时,要求操作工必须扫描取出的烟包,然后将这个烟包码代入数据库进行更正计算,该改进方案本身的可操作性也有很大问题:即使操作工取烟都扫码了,检测完后他又原位放回通道怎么办,设备故障时,取出的烟包二维码被破坏了又怎么扫,万一操作工取出烟包时忘记扫码了又怎么办,这些都是问题。
为了提高原关联方案的可操作性,又有人提出了新的方案,将小盒读码位置选择条包机的入口或者条包机内部,这样小盒读码后或读码时,烟包即时进入条盒,不可能出现人工取出小盒烟包的可能,该方案的确能解决初始关联方案现实可行性不高的问题,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瑕疵,因为卷烟包装机机械结构比较紧凑,在条包机入口或内部进行小包读码时,因为安装空间的问题,读码器的实际读码环境不是最好的,对读码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条包机入口和条包机内部,小盒烟包已经包了透明膜,透明膜的反光也会对读码率造成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流入市场的烟条编码关联100%准确,当每条烟的10个小盒码和1个条盒码中有任意一个码未读出时,须将对应的烟条剔除出来,然后拆除烟条,将外观无缺陷的小盒烟包放入烟机再次进行关联,这无疑会降低实际生产的效率。
因此,对于烟草行业而言,急需一种改进的卷烟条盒二维码关联方案,既能保证卷烟产品盒条二维码关联的准确性,又不影响卷烟车间现有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卷烟产品盒条二维码关联时,既保证关联的准确性达到100%,又不影响卷包车间正常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
a. 在卷烟产品传统盒条二维码关联系统小盒读码工位之前的适合位置,加装一套在线读码设备,作为关联系统前置小盒读码器;
b. 增加前置小盒读码器后的关联系统在工作时,前置小盒读码器检测到小盒烟包经过时,对小盒烟包二维码进行逐包读取,并按时间先后建立起小盒烟包二维码的前置读码序列;
c. 增加前置小盒读码器后的关联系统在工作时,关联小盒读码器对经过的小盒烟包二维码在线识读并建立小盒烟包二维码的关联读码序列,当出现读取失败的情况时,根据烟包位置从前置读码序列中提取对应的烟包编码,加入到小盒烟包二维码关联读码序列中,参与后续的关联运算。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5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