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门开合装置和车门开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3522.9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雷章维;徐文韬;徐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3 | 分类号: | E05F15/63;E05F1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122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车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1)、车身、主动开合装置和从动开合装置,所述主动开合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门(1)固定连接,所述从动开合装置设置在所述车门(1)的下端,所述从动开合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门(1)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开合装置包括第一车身支架(2)、摆臂(3)和第一车门支架(4),所述第一车身支架(2)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摆臂(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车身支架(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车门支架(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车门支架(4)与所述车门(1)固定连接;
所述从动开合装置包括第二车身支架(9)、下连杆(8)和第二车门支架(10),所述第二车身支架(9)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杆(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车身支架(9)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车门支架(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车门支架(10)与所述车门(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臂限位装置,所述摆臂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摆臂靠近所述车身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8)为电动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后锁(5),所述电动后锁(5)设置在远离所述主动开合装置一侧的车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锁(7),所述前锁(7)安装在所述第一车身支架(2)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驱动装置(6),所述电驱动装置(6)安装在所述第一车身支架(2)的下方,所述电驱动装置(6)与所述摆臂(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夹条(11),所述防夹条(11)安装在所述电动后锁(5)一侧的车身。
8.一种车门的开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合装置的开合,包括:
前锁和电动后锁打开;
向车外推动车门;
摆臂一端绕第一车身支架向车外旋转,另一端绕第一车门支架旋转;
下连杆一端绕第二车身支架向车外旋转,另一端绕第二车门支架旋转;
车门随第一车门支架和第二车门支架向车身外侧运动,车门打开;
向车内拉动车门;
摆臂一端绕第一车身支架向车内旋转,另一端绕第一车门支架旋转;
下连杆一端绕第二车身支架向内旋转,另一端绕第二车门支架旋转;
车门随第一车门支架和第二车门支架向车身运动,车门闭合;
前锁和电动后锁闭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开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车外推动车门为电动驱动装置驱动车门向外运动,所述向车内拉动车门为电动驱动装置驱动车门向内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开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随第一车门支架和第二车门支架向车身运动,车门闭合包括:
所述车门随第一车门支架和第二车门支架向车身运动;
若防夹条感应到异物则车门重新打开,若防夹条未感应到异物,则车门正常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35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励磁电机主动发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囊喇叭开关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