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炉墙上部结厚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82936.X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6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1B7/04;C21B7/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墙上 部结厚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炉墙上部结厚的处理方法,属于高炉设备清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判断炉墙结厚情况;2)、休风降料面;将料面降到结厚的最低位置,将炉瘤的根部暴露出来,同时根据降料面的深度和炉瘤的大小,补足净焦;3)、控制炉墙温度;在休风降料面的过程中,将炉瘤部位的冷却壁水控制到最小;4)、快速休风;当渣铁排尽休风时,快速的将风放到底将炉瘤震落;5)、休风后进行炉顶点火;6)、打开检修人孔,观察炉瘤位置,固定喷水管,并将吹水头固定对准结瘤部位;7)、固定好水管后,人员撤离,打开水管同时将冷却壁水量开至最大,对炉瘤快速冷却,持续一段时间;8)、复风后将冷却壁水调整到正常水平。该方法安全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炉墙上部结厚的处理方法,属于高炉设备清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冶炼高炉内型是典型的五段式结构。自高炉炉顶开始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在正常生产的冶炼条件下,高炉炉身下部位置开始炉墙会形成一定厚度但是很薄的渣皮,起到保护炉墙的作用,但是在炉身上部炉墙是很干净的,因为温度比较低,没有熔化的炉料,所以不会在炉墙形成渣皮或炉料的粘结物。
但是,因各种异常因素的影响(比如:炉料含粉高、高炉内出现管道煤气流,造成短时间内炉顶煤气温度很高等等),会出现在高炉上部炉料块状带区域炉墙形成不同厚度的粘结物,我们称之为炉墙结厚或结瘤,出现这种情况后,因为高炉炉型被破坏,造成炉料下降阻力增大,煤气流分布出现紊乱,高炉生产陷入被动的局面,生产指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情况严重时,高炉生产无法进行下去。
高炉出现结瘤或结厚的情况时,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对于炉身下部以下结瘤,可以加洗炉料或用强烈发展边缘煤气流的方法冲刷炉墙结瘤处理,高炉上部炉墙结瘤或结厚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爆破的方法炸掉炉墙的粘结物。
针对上述提到的炉墙上部结厚情况,采用停炉爆破的方法可以说处理起来速度最快,也比较彻底,但是在目前的炸药严管的形势下,申请周期较长,手续繁琐,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的高炉炉墙上部结厚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炉炉墙上部结厚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判断炉墙结厚情况;
2)、休风降料面;将料面降到结厚的最低位置,将炉瘤的根部暴露出来,同时根据降料面的深度和炉瘤的大小,补足净焦;
3)、控制炉墙温度;在休风降料面的过程中,将炉瘤部位的冷却壁水控制到最小;
4)、快速休风;当渣铁排尽休风时,快速的将风放到底将炉瘤震落;
5)、休风后进行炉顶点火;
6)、打开检修人孔,观察炉瘤位置,固定喷水管,并将吹水头固定对准结瘤部位;
7)、固定好水管后,人员撤离,打开水管同时将冷却壁水量开至最大,对炉瘤快速冷却,持续T时间;
8)、复风后将冷却壁水调整到正常水平。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3中炉瘤部位的冷却水控制到最小,以水流不断流为判断标准。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7中快速冷却持续时间为0.8~1.2h。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中判断炉墙结厚的具体方法为,根据炉墙温度测量点温度和冷却壁的热流强度数据判断炉墙结厚的最低位置及方向。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中判断炉墙结厚情况的根据以下三点综合判断,具体操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2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渣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耐侵蚀的高炉出铁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