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一步氨化制苯胺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82236.0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林;李忠于;丁红霞;季峰崎;赵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09/02 | 分类号: | C07C209/02;C07C209/36;C07C211/46;B01J23/89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步 氨化 苯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一步氨化制苯胺的方法。以苯、硝基苯、氨气为原料,在填充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苯催化氨化反应得到苯胺和氢气,硝基苯与生成的氢气催化加氢得到苯胺和水。由于硝基苯加氢与苯氨化同步进行,可及时消耗苯氨化产生的氢气,从而提高苯一步氨化反应产率。本发明工艺技术简单,原子经济性好、成本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一步氨化制苯胺的方法,特别是利用苯、硝基苯、氨气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同步实现苯氨化反应和硝基苯加氢反应制苯胺,以硝基苯加氢消耗苯氨化产生的氢气提供苯一步氨化反应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MDI、橡胶助剂和医药、染料颜料和中间体等。
工业上生产苯胺的主要方法是苯硝化制硝基苯,然后催化加氢制苯胺。该方法需要经过硝化、加氢多个步骤,生产路线增长、原子利用率低、成本高。根据绿色化学的发展理念,高效、绿色的苯一步法合成苯胺成为当前苯胺生产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苯直接一步胺化制苯胺的方法,大大地提升了原子利用效率,但由于直接胺化苯反应受到热力学平衡的限制,苯胺的收率低,甚至是在严苛的反应条件下,苯胺的收率也比较低。
为了提高苯一步法合成苯胺收率,研究者使用羟胺为胺化剂可显著提高苯胺收率,但是首先氨要转化为羟胺,增加了苯胺合成的步骤及成本,不符合“绿色合成”的主旨。
此外,根据反应平衡,在反应中加入助剂、氧气、或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水的还原性金属氧化物等,通过移除反应中生成的氢气来改变化学平衡从而合成苯胺,可以促进反应正向移动,从而提高反应收率。然而通过引入氧化物质消耗反应产物氢气的方法,其一反应产生的氢气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其二新加入物质及反应后生成物可能导致副反应和副产物生成,影响苯胺产品质量,因此,限制的相关技术的发展。
为了提高苯胺产品收率,有效移除苯氨化产生的氢气,将反应体系中引入硝基苯,利用硝基苯与氢气反应生成苯胺,有利于促进苯氨化制苯胺平衡移动提高苯胺产品收率,同时硝基苯加氢后生成苯胺不影响苯胺产品质量。
因此,开发新型苯一步氨化制苯胺工艺,是推动苯胺生产技术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苯一步氨化制苯胺受热力学平衡限制,苯胺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实现苯催化氨化反应制苯胺和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的方法,通过硝基苯加氢移除苯氨化产生的氢气,提高苯一步氨化制苯胺收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苯一步氨化制苯胺的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以苯、硝基苯、氨气为原料,在填充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苯催化氨化反应得到苯胺和氢气,硝基苯与生成的氢气催化加氢得到苯胺和水;所述催化剂同时具有苯氨化制苯胺和硝基苯加氢制苯胺活性;所述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剂分段填充,且沿进料方向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含量不同;所述固定床反应器的运行过程包括催化剂活化、催化剂诱导、稳定运行三个阶段。
一般地,所述催化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构成,其中载体为活性炭,活性组分包含钯、铂、镍、铜、钼。
所述催化剂中活性组分质量含量为:钯0.1%~5%,铂0.01%~5%,镍1%~20%、铜0.1%~5%、钼0.01%~2%。
所述固定床中催化剂分2~10段进行催化剂填充,沿进料方向催化剂中钯、铂含量逐渐增加,镍、铜和钼含量逐渐减少。
所述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200~600℃,且沿进料方向不同分段温度逐渐降低。
所述固定床反应器中压力为0~5MPa。
所述苯、氨气、硝基苯进料物质的量比为1:(1~3):(0.2~1)。
所述物料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为30~30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2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储启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官能化改性聚烯烃粘性树脂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