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氧气湿化度的氧气湿化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1833.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纪远;王新娟;马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炊万庭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氧气 湿化度 湿化瓶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是胸外科术中术后用的一种可提高氧气湿化度的氧气湿化瓶。包括顶部敞口的瓶身以及卡扣在瓶身顶部敞口位置的瓶盖,在瓶身中盛放有氧气湿化液,在瓶盖上间隔插设有出氧管和进氧管,其中的出氧管的上端与供患者吸氧的吸氧终端相连,下端分布于氧气湿化液液面的上方,进氧管的上端与氧气供应装置相连,下端浸设在氧气湿化液液面的下方并设有用于增大由氧气湿化液中逸出氧气的比表面积的增湿器。本发明可通过增大进入湿化液中干燥氧气的比表面积增大干燥氧气与湿化液的接触效率,从而明显增加氧气的湿化效果,适用于气候干燥的季节和地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是胸外科术中术后用的一种可提高氧气湿化度的氧气湿化瓶。
背景技术
在心胸外科的术中和术后恢复中,吸氧都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恢复手段。在医院中通常设有专门的氧气站以供患者吸氧。但是通过工业化所生产出的氧气虽纯度较高,但是较为干燥,如直接吸入会或多或少的造成患者呼吸道的不适。临床中,一般通过湿化瓶将氧气湿化后再供患者吸入。湿化瓶的湿化原理较为简单,其通过进氧管将氧气通入湿化瓶瓶身中所盛放的湿化液(通常为水或酒精)后,干燥氧气从进氧管末端形成细小的气泡并与湿化液直接接触,接触过程中完成湿化,最后通过出氧管从瓶身中排出,供患者直接吸取。
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和地区,普通常规湿化瓶往往不能达到良好的湿化效果。这是由于干燥氧气从进氧管末端通入湿化液中后,立刻在浮力作用下以接近竖直的轨迹向上升起,造成大量氧气泡碰撞汇集形成较大的气泡,其比表面积较小,与湿化液接触效率较低,无法对氧气进行良好的湿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氧气湿化度的氧气湿化瓶,以通过增大进入湿化液中干燥氧气的比表面积增大干燥氧气与湿化液的接触效率,从而明显增加氧气的湿化效果,适用于气候干燥的季节和地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提高氧气湿化度的氧气湿化瓶,包括顶部敞口的瓶身以及卡扣在瓶身顶部敞口位置的瓶盖,在瓶身中盛放有氧气湿化液,在瓶盖上间隔插设有出氧管和进氧管,其中的出氧管的上端与供患者吸氧的吸氧终端相连,下端分布于氧气湿化液液面的上方,进氧管的上端与氧气供应装置相连,下端浸设在氧气湿化液液面的下方并设有用于增大由氧气湿化液中逸出氧气的比表面积的增湿器;
增湿器包括同轴固定在进氧管下端并朝向瓶身底部方向延伸的套筒、滑动设置在套筒中的出气筒以及用于连接出气筒和进氧管的浮动弹簧;出气筒的下端封闭,上端敞口并与进氧管的下端相对应,在出气筒的筒壁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多个孔组,任意一个孔组中均包括沿出气筒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气孔,且任意一个气孔均可在对应位置的出气筒滑入套筒中后由套筒的内缘将气孔外侧封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出气筒的筒壁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孔组和第二孔组共计两个孔组,第一孔组的总孔面积小于进氧管的管腔截面面积,第一孔组和第二孔组的总孔面积大于进氧管的管腔截面面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浮动弹簧的自然伸长状态下,第一孔组分布于套筒外部,第二孔组容纳于套筒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套筒内缘间隔设有多条滑槽,多条滑槽相互之间沿套筒周向分布,在出气筒的外缘设有与对应滑槽滑动配合的多个滑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滑块包括位于两端的弧形段和位于中部的直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浮动弹簧的一端与进氧管下端的端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筒上端的端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氧管、套筒以及出气筒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其中的进氧管和套筒的内外径均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出气筒的下端为圆弧形。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