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质微碳化处理设备与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1680.0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陈连碧;陈洪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明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 |
代理公司: | 34120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文恭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口 出料口 微碳化 绞龙 上料 斗提机 烘干炉 冷渣机 上料池 有机质 灰仓 处理工艺 处理设备 工艺要求 密封性好 碳化环境 质量稳定 综合处理 低污染 炉温 碳化 无氧 尾气 自动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质微碳化处理设备,包括上料池、上料绞龙、烘干炉、微碳化炉、冷渣机、斗提机和灰仓,上料池一侧设有上料绞龙,上料绞龙的进料口与上料池连接,上料绞龙的出料口与烘干炉的进料口连接,烘干炉的出料口与微碳化炉的进料口连接,微碳化炉的出料口与冷渣机的进料口连接,冷渣机的出料口与斗提机的进料口连接,斗提机的出料口与灰仓的进料口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质微碳化处理工艺,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按工艺要求控制炉温和物料速度,产品质量稳定,密封性好,无氧的碳化环境,提了高碳化效果,尾气可综合处理,无恶臭、无危害、低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质微碳化处理设备与工艺。
背景技术
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都会产生很多垃圾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如不能对垃圾妥善处理,则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因此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生活及生产中的垃圾。最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填埋,但是效果很慢、占地还广、容易对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还有就是焚烧,但对空气污染大、投资也大。
生活垃圾碳化处理是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经过“高温裂解”、“烟气和硫冷凝”、“碳富集”等工艺,将生活垃圾处理成可再次利用且成分比较单一,排放物无污染的“人造碳”。相比直接填埋要节约大部分土地资源且无环境污染,同时可实现生活垃圾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在垃圾处理行业中,干馏和热解的各种设备有很多,它们多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和分解掉易腐垃圾中的固体,从而得到液体或气体的产物。但是现有碳化处理设备功能单一、碳化处理效果不佳,不能与其他垃圾处理设备配合使用,垃圾处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质微碳化处理设备与工艺,碳化处理效果好,可以与其他垃圾处理设备配合使用,垃圾处理效率低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质微碳化处理设备,包括上料池、上料绞龙、烘干炉、微碳化炉、冷渣机、斗提机和灰仓,上料池一侧设有上料绞龙,上料绞龙的进料口与上料池连接,上料绞龙的出料口与烘干炉的进料口连接,烘干炉的出料口与微碳化炉的进料口连接,微碳化炉的出料口与冷渣机的进料口连接,冷渣机的出料口与斗提机的进料口连接,斗提机的出料口与灰仓的进料口连接。
优选地,上料池内部设有电动筛,电动筛的筛孔直径为30mm。
优选地,烘干炉的出料口处设有导料槽和湿度检测传感器,导料槽和湿度检测传感器电性连接,导料槽选择性连接外部管道和微碳化炉的进料口,外部管道一端与导料槽连接,外部管道另一端与烘干炉的进料口连接。
优选地,微碳化炉内部设有空心轴,空心轴与气体加热装置连接,气体加热装置通过管道与氮气发生器连接,微碳化炉靠近出料口一端外侧设有微波加热装置。
优选地,冷渣机筒壁内设有冷却水管路,冷渣机外壁设有多台冷风机。
优选地,烘干炉、微碳化炉和冷渣机为旋转筒体,烘干炉、微碳化炉和冷渣机底部均设有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装若干转动装置,烘干炉、微碳化炉和冷渣机筒体均与转动装置活动连接,微碳化炉和冷渣机内部均设有螺旋叶片,烘干炉、微碳化炉和冷渣机顶部均设有排气口,烘干炉、微碳化炉和冷渣机的排气口外接除尘脱硫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设备进行有机质微碳化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有机质原料投入上料池,有机质原料经电动筛过滤后,经上料绞龙进入到烘干炉进料口,进入烘干炉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明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明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