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77842.3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8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林卫星;欧任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方晖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双层 矿体 阶段 采矿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特别适用于矿岩稳固、下层矿体厚度≥15m、上层矿体厚度≥8m的急倾斜双层矿体的回采。先采下层矿体,再采上层矿体,下层矿体采场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划分为矿房与矿柱分两步进行回采,上层矿体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同样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步进行回采。上层矿体、下层矿体回采均采用阶段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均是先采矿房,再采矿柱,矿房、矿柱回采后空区底部6m‑10m、顶部4m‑6m范围内采用高强度胶结充填体充填,矿房其余空区采用胶结充填体充填,矿柱其余空区采用低强度胶结充填体或非胶结充填体充填。本发明具有作业安全性好、采准切割工程量少、采场准备时间短、采场生产能力大、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采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特别适用于矿岩稳固、下层矿体厚度≥15m、上层矿体厚度≥8m的急倾斜双层矿体的回采。
背景技术
非煤矿山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山矿体赋存条件千变万化,常常呈层状产出,中间赋存有夹石层,特别是急倾斜双层矿体,该类型矿体在层状产出矿体中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
当上下层矿体间隔距离较远,即夹石层厚度较大时,其回采难度较小,此时可将上下层矿体视为两条互不影响的独立矿体,分别考虑其采矿方法、工程布置,其彼此之间的回采顺序对另外一条矿体的回采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当上下层矿体间的夹石层厚度较小时,则此时该矿体的回采难度将大大增加。若将上下层矿体即中间夹石层统一作为一层完整的矿体考虑,即不剔除夹石层,将上下层矿体及夹石层一起进行回采,此时没有上下层矿体回采顺序相互制约以及工程布置方面的问题,但无法有效剔除夹石,大量废石混入将大大增加矿石贫化,降低出矿品位,影响矿石开采整体经济效益;若将上下层矿体分别考虑,则可有效剔除夹石,提高出矿品位,但此时将面临双层矿体回采顺序相互制约的问题,若不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则某一层矿体回采时将破坏另一层矿体的开采环境,造成另一层矿体后续难以回采或造成大的损失贫化,同时,上下两层矿体各自的采准切割工程布置难度大,往往需增加大量的采准切割工程。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旨在解决矿岩稳固、下层矿体厚度≥15m、上层矿体厚度≥8m的急倾斜双层矿体回采时面临的上述回采顺序相互制约、采切工程无法有效充分利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先采下层矿体,再采上层矿体,下层矿体采场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划分为矿房与矿柱分两步进行回采,上层矿体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同样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步进行回采。
步骤b.在中段水平上沿下层矿体走向施工下盘中段运输巷,自下盘中段运输巷道施工一段上向斜坡道,上向斜坡道落平点标高较下盘中段运输巷道抬高8m-10m,然后自上向斜坡道落平点沿矿体走向施工下盘沿脉运输巷,在同一标高水平在上层矿体上盘围岩中沿矿体走向施工一条上盘沿脉运输巷。
步骤c.垂直于上盘沿脉运输巷每隔15m-20m施工一条出矿进路至上层矿体脉内,并采用沿走向拉底凿岩巷将各出矿进路连通,垂直于下盘沿脉运输巷在下层矿体一步骤矿房、二步骤矿柱中心线位置施工垂直走向拉底凿岩巷,垂直走向拉底凿岩巷施工至下层矿体与夹石层交界处,然后在相邻两条垂直走向拉底凿岩巷中间施工出矿穿脉,出矿穿脉连通下盘沿脉运输巷与沿走向拉底凿岩巷,然后自出矿穿脉每隔10m-12m施工一条出矿进路与垂直走向拉底凿岩巷连通,并每隔100m-150m布置一条溜矿井连通下盘中段运输巷与下盘沿脉运输巷,由此形成上层矿体、下层矿体回采时的底部出矿结构。
步骤d.沿下层矿体矿房或矿柱中心线垂直于上中段的下盘中段运输巷施工下盘凿岩硐室联络巷至下层矿体下盘边界,然后在下层矿体矿房或矿柱顶部对应范围施工形成凿岩硐室,自上中段的上盘沿脉运输巷施工上盘凿岩硐室联络巷至上层矿体上盘边界,然后在上层矿体矿房或矿柱顶部对应范围施工形成凿岩硐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