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77842.3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8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林卫星;欧任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方晖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双层 矿体 阶段 采矿 | ||
1.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先采下层矿体,再采上层矿体,下层矿体采场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划分为矿房与矿柱分两步进行回采,上层矿体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同样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步进行回采;
步骤b.在中段水平上沿下层矿体走向施工下盘中段运输巷,自下盘中段运输巷道施工一段上向斜坡道,上向斜坡道落平点标高较下盘中段运输巷道抬高8m-10m,然后自上向斜坡道落平点沿矿体走向施工下盘沿脉运输巷,同一标高上在上层矿体的上盘围岩中沿矿体走向施工一条上盘沿脉运输巷;
步骤c.垂直于上盘沿脉运输巷每隔15m-20m施工一条出矿进路至上层矿体脉内,并采用沿走向拉底凿岩巷将各出矿进路连通,垂直于下盘沿脉运输巷在下层矿体一步骤矿房、二步骤矿柱中心线位置施工垂直走向拉底凿岩巷,垂直走向拉底凿岩巷施工至下层矿体与夹石层交界处,然后在相邻两条垂直走向拉底凿岩巷中间施工出矿穿脉,出矿穿脉连通下盘沿脉运输巷与沿走向拉底凿岩巷,然后自出矿穿脉每隔10m-12m施工一条出矿进路与垂直走向拉底凿岩巷连通,并每隔100m-150m布置一条溜矿井连通下盘中段运输巷与下盘沿脉运输巷,由此形成上层矿体、下层矿体回采时的底部出矿结构;
步骤d.沿下层矿体矿房或矿柱中心线垂直于上中段的下盘中段运输巷施工下盘凿岩硐室联络巷至下层矿体下盘边界,然后在下层矿体矿房或矿柱顶部对应范围施工形成凿岩硐室,自上中段的上盘沿脉运输巷施工上盘凿岩硐室联络巷至上层矿体上盘边界,然后在上层矿体矿房或矿柱顶部对应范围施工形成凿岩硐室;
步骤e.上层矿体、下层矿体回采均采用阶段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均是先采矿房,然后再采矿柱;下层矿体回采时,崩落矿石全部采用铲运机经出矿穿脉、出矿进路进行铲装后卸入所述溜矿井,然后经溜矿井底部振动放矿机装入有轨矿车或矿卡;上层矿体回采时,部分崩落矿石采用铲运机经出矿穿脉、出矿进路进行铲装后卸入所述溜矿井,然后经溜矿井底部振动放矿机装入有轨矿车或无轨矿卡中,另一部分崩落矿石采用铲运机经出矿进路进行铲装后直接在上盘沿脉运输巷中直接装入有轨矿车或无轨矿卡中;矿房、矿柱回采后空区底部6m-10m、顶部4m-6m范围内采用高强度胶结充填体充填,矿房其余空区采用胶结充填体充填,矿柱其余空区采用低强度胶结充填体或非胶结充填体充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上层矿体、下层矿体划分矿房和矿柱时,均采用“小矿房、大矿柱”的原则,下层矿体矿房沿走向跨度为10m-15m,下层矿体矿柱沿走向跨度为15m-20m,上层矿体矿房沿走向长度为10m-15m,上层矿体矿柱沿走向长度为35m-4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上向斜坡道坡度小于等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上盘凿岩硐室联络巷与上中段的上盘沿脉运输巷呈伪倾斜布置,其坡度小于等于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上层矿体、下层矿体回采时,均采用潜孔钻机在顶部的凿岩硐室中施工下向大直径深孔,炮孔直径120mm-165mm,孔网参数2.8m×2.8m-3.5m×4m(排距×孔距),人工装填粉状硝铵炸药或卷装乳化炸药,采用VCR法或分段侧向进行爆破,崩落矿石在底部结构中采用铲运机进行出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倾斜双层矿体阶段深孔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高强度胶结充填体的28天单轴抗压强度应大于等于3.0Mpa,胶结充填体的28天单轴抗压强度应大于等于2.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8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