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切换系统、方法及电气设备、车辆事故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7255.4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1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郑仕杰;汤永俊;姜亮;徐潇;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G08B21/02;G08B25/01;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切换 系统 方法 电气设备 车辆 事故 报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切换系统、方法及电气设备、车辆事故报警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在主电源掉电时,临时且快速地切换成备用电源供电,之后能进一步地判断切换备用电源供电的操作是否是必须的,若是,维持备用电源供电,若否,终止备用电源的使用,由此不仅能够在主电源掉电的情况下及时切换备用电源,还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备用电源切换情况,以避免备用电源的电力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切换系统、方法及电气设备、车辆事故报警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电气设备(例如电动汽车等)的供电系统中,根据供电要求的可靠性,会采用包含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双电源供电模式,当主电源出现故障时,就会要求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以保证供电网络上相应的用电器正常工作。例如,随着车载设备的不断发展,车载设备种类增多,消耗功率越来越大,为保证车辆运行时能连续、安全、可靠地向车载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目前很多电动汽车会采用双电源供电模式,即利用主电源(一般称为汽车外部电源,例如12V电瓶)与备用电源(一般称为汽车内部电池)双供电,以满足车载电气设备的供电要求,正常情况下都是由主电源连接整车上的供电网络,来向车载产品供电以维持各车载设备的工作,在主电源出现掉电后,备用电源启用,并连接供电网络,继续维持相应的车载设备工作。
因此,上述的具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电气设备,均需要一个能在主电源掉电时自动切换备用电源的电源切换系统,而传统的电源切换系统通常通过多个接触器和继电器组成,电路比较复杂,占用了很大的PCB面积,成本比较高。
此外,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上,当电动汽车发生严重碰撞后,出于安全考虑,需要第一时间将发生碰撞的地点、整车故障信息等上报到云平台,同时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到指定的机构,以便第一时间实施救援。但此时车辆可能已经熄火,主电源(即电瓶)可能损坏,整车控制器的线束也可能撞断,若依靠整车控制器原先的主电源供电方式可能无法完成上述的报警动作,此时需要采用稳定可靠的备用电源进行供电。因此,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上,需要电源切换策略还能够根据车辆是否发生碰撞来决定是否必须切换备用电源,以保证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能第一时间将发生碰撞的地点、整车故障信息等上报到云平台,同时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到指定的机构,以便第一时间实施救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切换系统、方法及电气设备,结构简单,实现在主电源掉电的情况下切换备用电源,且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备用电源切换情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事故报警方法,能够根据车辆是否确实发生碰撞事故来决定是否必须切换成备用电源供电,以保证在发生车辆碰撞事故时能第一时间将事故数据上报到云平台,同时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到指定的机构,以便第一时间实施救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切换系统,用于在主电源掉电时切换备用电源给供电网络供电,所述电源切换系统包括:
掉电监测电路,连接所述主电源和所述供电网络的连接节点,所述掉电监测电路用于监测所述主电源向所述供电网络的供电情况,且当所述主电源掉电时产生掉电信号;
切换与防反电路,设置在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供电网络之间,且连接所述掉电监测电路,所述切换防反电路用于在所述掉电信号的触发下,导通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供电网络之间的电流路径,以切换成所述备用电源向所述供电网络供电,同时防止所述主电源倒灌;以及,
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供电网络和所述切换与防反电路之间,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网络的电力工作,且判断切换成所述备用电源供电的操作是否是必须的,若是,维持所述备用电源向所述供电网络供电,若否,控制切换与防反电路断开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供电网络之间的电流路径,以终止所述备用电源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粉末注压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充电机负载突投控制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