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切换系统、方法及电气设备、车辆事故报警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77255.4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1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郑仕杰;汤永俊;姜亮;徐潇;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G08B21/02;G08B25/01;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 |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切换 系统 方法 电气设备 车辆 事故 报警 | ||
1.一种电源切换系统,用于在汽车的主电源掉电时切换所述汽车的备用电源给所述汽车的供电网络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系统包括:
掉电监测电路,连接所述主电源和所述供电网络的连接节点,所述掉电监测电路用于监测所述主电源向所述供电网络的供电情况,且当所述主电源掉电时产生掉电信号;
切换与防反电路,设置在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供电网络之间,且连接所述掉电监测电路,所述切换与 防反电路用于在所述掉电信号的触发下,导通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供电网络之间的电流路径,以切换成所述备用电源向所述供电网络供电,同时防止所述主电源倒灌;以及,
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供电网络和所述切换与防反电路之间,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主电源掉电时先临时切换所述备用电源向所述供电网络供电,并进一步根据车辆碰撞信号是否有效来判断切换成所述备用电源供电的操作是否是必须的,若车辆碰撞信号是有效的,则切换成所述备用电源供电的操作是必须的,进一步维持所述备用电源向所述供电网络供电并进行车辆事故报警,若车辆碰撞信号是无效的,则切换成所述备用电源供电的操作不是必须的,控制切换与防反电路断开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供电网络之间的电流路径,以终止所述备用电源的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与防反电路包括第五至第七开关管以及第八电阻,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均为MOS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以及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七开关管的开关通路的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供电网络,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控制端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所述掉电监测电路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开关通路的另一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与防反电路还包括第三防反二极管和第四防反二极管;所述第三防反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三防反二极管的阴极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九电阻间接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防反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掉电监测电路,所述第四防反二极管的阴极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九电阻间接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控制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监测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所述主电源直接连接或通过第十三电阻间接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十四电阻间接连接一参考电压输入端,以接入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十五电阻间接连接所述切换与防反电路的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监测电路还包括第六电容、第七电容以及第十六电阻,所述第十六电阻和所述第六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地之间,所述第七电容连接在所述掉电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和地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用于在切换成所述备用电源供电时检测所述备用电源的电压,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包括所述掉电信号及所述电源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备用电源的电压,判断切换成所述备用电源供电的操作是否是必须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直接接地或者通过第十七电阻间接接地,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十八电阻间接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十九电阻间接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十电阻和第八电容,所述第二十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地之间,所述第八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和地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2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粉末注压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充电机负载突投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