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智能环形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7252.0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景峰;叶鸿真;石博;陈飞;魏美丽;樊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集未来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北京云集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赵亮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东丽区天津自贸试***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仓 六轴机器人 安装底座 输送线 机器人 夹具总成 物料箱 夹具 中心位置处 动作完成 运动带动 智能 出库 入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智能环形仓系统,其包括箱进出库输送线、环形仓、夹具总成、六轴机器人、以及机器人安装底座;所述箱进出库输送线布置于环形仓的进出口处,物料箱通过所述箱进出库输送线输送至环形仓的进出口处,机器人安装底座布置于环形仓内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六轴机器人设置在所述环形仓的中心,所述六轴机器人安装至所述机器人安装底座上;所述夹具总成与六轴机器人相连,所述六轴机器人运动带动夹具动作完成物料箱的入库和出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仓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智能环形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当代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社会对物流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需求的种类也来越复杂。
而目前的自动化仓储中,货架的布置多以至直线形为主,该种货架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拆装不方便,并且操作着需要移动位置才能直观的看到各种物料箱的存放位置。
因此,环形立体仓储就用来解决此类问题。环形仓多用于电商、厂内物流等领域内物料箱的管理暂存,但是因环形仓、持取物料箱的夹具等构成设备的局限性,目前国内外在使用的环形仓只针对单一规格品种的物料箱,不同规格产品的物料箱需配套不同规格的环形仓、夹具及周边设备来适应,这使得环形仓的使用效率降低、无形中加大了厂房占地面积、相应的设备投入成本高,并导致了设备管理复杂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智能环形仓系统,其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电商、厂内物流、自动化产线上周转箱、纸箱等物料箱的暂储管理。本发明能够自动兼容不同规格产品的物料箱的暂存以及多种产品规格的物料箱在同一时刻混合暂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高柔性、和自适应性,在需要多品种物料箱暂存的工况下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环形仓数量,从而减少了投入成本及厂房占地面积。并且,本发明的柔性智能环形仓系统适用于狭小的空间,并且拆装方便,有利于提高物料箱的存取速度,同时减轻了工人劳动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智能环形仓系统,其包括箱进出库输送线、环形仓、夹具总成、六轴机器人、以及机器人安装底座;所述箱进出库输送线布置于环形仓的进出口处,物料箱通过所述箱进出库输送线输送至环形仓的进出口处,机器人安装底座布置于环形仓内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六轴机器人设置在所述环形仓的中心,所述六轴机器人安装至所述机器人安装底座上;所述夹具总成与六轴机器人相连,所述六轴机器人运动带动夹具动作完成物料箱的入库和出库。
优选地,所述箱进出库输送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环形仓的外部,所述箱进出库输送线的第二端位于沿着该环形仓的径向方向上的环形仓的货架所形成的圆环内且不超过该环形仓的内表面所形成的圆柱面。
优选地,所述箱进出库输送线包括进库读码器、进库输送线、出库输送线和出库读码器,所述进库读码器设置在所述进库输送线上,所述出库读码器设置在所述出库输送线上;需要完成入库操作时,物料箱置于所述进库输送线上,当需要完成出库操作时,物料箱至于所述出库输送线上。
优选地,所述进库输送线与所述出库输送线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出库读码器设置在所述出库输送线的外侧,所述进库读码器设置在所述进库输送线的外侧;物料箱上设置供所述进库读码器和所述出库读码器读取的标签。
优选地,环形仓包括多个单列货架,多个单列货架排列成环形,所述单列货架排列成的环形具有进出口,该进出口即为环形仓的进出口;单列货架上设置有多个货位,货位沿着单列货架的高度方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货位上设置有多个沿着物料箱进出货位方向的多个垫块,多个垫块相互平行,以便适应不同规格种类物料箱在货位内的放置,同时从空间尺寸上适应夹具装置夹持物料箱在货位内的进出取放。
优选地,还包括上位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上位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与所述六轴机器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集未来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北京云集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集未来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北京云集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