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74372.5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齐鸣;张辛平;谭国华;吴迪;朱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42212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清堂;陈懿<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管线 建模 脚本程序 知识工程 几何体 实例化 构建 处理困难 管线位置 几何特征 三维建模 手动建模 项目进度 用户特征 传统的 资源表 市政 | ||
本发明公开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地下管线几何特征构建几何体;S2、根据几何体建立用户特征构建知识工程模板;S3、建立资源表;S4、编写快速实例化脚本程序;S5、编写快速三维建模脚本程序。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3DEXPERIENCE平台中进行城市地下管线建模时存在的知识工程模板实例化慢、管线位置数据批量处理困难等问题,相比传统的手动建模方式,效率大大提升,建模时间极大缩短,确保整体市政BIM项目进度的顺利推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IM建模技术,尤其涉及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其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等环节。其能够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进行整合,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等特点。通过BIM展现方式,可以直观、详细、完整地获悉建筑内的各项设备的位置、参数信息。
随着BIM应用的广泛普及,使得三维建模在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的市政领域中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地下管线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扮演着对给排水、燃气、电力、工业、通信等输送的重要角色,快速建模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体BIM项目的进度。
3DEXPERIENCE是由法国达索公司基于协作交互环境开发的集三维设计、分析、仿真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汽车、船舶、电子、建筑等行业之中。该平台能够实现精准化建模,在解决复杂的建筑结构空间建模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利用该平台中的知识工程模板功能能够很好地发挥模板重用性。
但由于城市地下管线中存在着各种宽度、高度的差异,往往需要建模师手动输入参数进行逐一建模,使得知识工程模板的实例化速率低下,很难满足大量管线建模的需要。同时储存在Excel的海量的管线位置数据需要进行人工处理后,方可进行导入,庞大的工作量使得建模时间大大延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两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和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系统。
本发明目的是在于通过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地下管线几何特征构建几何体;
S2、根据几何体建立用户特征构建知识工程模板;
S3、建立资源表;
S4、编写快速实例化脚本程序;
S5、编写快速三维建模脚本程序。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根据地下管线的几何特征构建几何体并设置管线的宽度、高度作为约束,选取几何体中心线作为输入。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使用S1步骤中构建的几何体来建立用户特征并设置管线对应的输入、参数项来构建知识工程模板,将所述知识工程模板作为城市地下管线的模板。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建立资源表并将存储地下管线宽度、高度、位置信息的Excel表格与S2步骤中建立的用户特征导入资源表中,批量化导入信息。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编写脚本程序,对地下管线宽度、高度、位置信息参数进行自动读取,对步骤S3中用户特征参数进行关联绑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4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