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74372.5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齐鸣;张辛平;谭国华;吴迪;朱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42212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清堂;陈懿<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管线 建模 脚本程序 知识工程 几何体 实例化 构建 处理困难 管线位置 几何特征 三维建模 手动建模 项目进度 用户特征 传统的 资源表 市政 | ||
1.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地下管线几何特征构建几何体;
S2、根据几何体建立用户特征构建知识工程模板;
S3、建立资源表;
S4、编写快速实例化脚本程序;
S5、编写快速三维建模脚本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根据地下管线的几何特征构建几何体并设置管线的宽度、高度作为约束,选取几何体中心线作为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使用S1步骤中构建的几何体来建立用户特征并设置管线对应的输入、参数项来构建知识工程模板,将所述知识工程模板作为城市地下管线的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建立资源表并将存储地下管线宽度、高度、位置信息的Excel表格与S2步骤中建立的用户特征导入资源表中,批量化导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编写脚本程序,对地下管线宽度、高度、位置信息参数进行自动读取,对步骤S3中用户特征参数进行关联绑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编写脚本程序,通过查找算法自动搜索Excel中管线节点坐标信息的存储位置,对地下管线位置数据进行自动批量化处理,同时按照对应管线的宽度、高度生成三维模型。
7.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几何体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地下管线的几何特征构建对应的几何体并设置管线的宽度、高度作为约束,选取几何体中心线作为输入;
知识工程模板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构建的几何体建立用户特征并设置对应管线的输入、参数项来构建知识工程模板,将所述知识工程模板作为城市地下管线的模板;
资源表构建模块:用于建立资源表;
快速实例化模块:用于编写脚本程序完成快速实例化;
三维建模模块:用于编写脚本程序完成快速三维建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表构建模块具体包括:建立资源表并将存储地下管线宽度、高度、位置信息的Excel表格与用户特征导入资源表中,批量化导入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实例化模块具体包括:编写脚本程序,对地下管线宽度、高度、位置信息参数进行自动读取,对用户特征参数进行关联绑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城市地下管线快速BIM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建模模块具体包括:编写脚本程序,通过查找算法自动搜索Excel中管线节点坐标信息的存储位置,对地下管线位置数据进行自动批量化处理,同时按照对应管线的宽度、高度生成三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43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