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车辆前照灯以防止阴影区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67716.X | 申请日: | 2019-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6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白济铉;李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B60Q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车辆 前照灯 防止 阴影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控制车辆前照灯以防止阴影区的系统和方法。一种使用相机单元控制车辆前照灯以防止前照灯的近光束与远光束之间的阴影区的系统和方法。方法包括周期性地确定车辆前照灯的远光束是否点亮或照亮。依据确定远光束被照亮,方法包括确定在从相机单元发送的车辆的前方图像数据中是否形成黑暗单元。依据确定形成黑暗单元,方法包括将调平电机变为向上指向1步并存储改变的步数。依据确定未形成黑暗单元,方法包括驱动调平电机预存储步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车辆前照灯以防止阴影区的系统和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相机单元控制车辆前照灯以防止在前照灯的近光束和远光束之间形成阴影区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前照灯是附接于车辆的照明装置或者灯,其执行点亮的重要功能,即,在夜间行驶期间照亮车辆前方的道路,并且车辆前照灯在夜间需要亮度以检查100m(330ft)的距离的交通障碍物。
当从车辆的前照灯发射光以照亮车辆前部时,光的发射角通常是固定的。当具有预定或更大重量的货物或者船货装载在车辆上,或者有预定的或更多的乘客乘坐在车辆中时,车身可能向后倾斜。因此,车辆前照灯的发射角可能向上改变。
为了在法律上防止这种情况,可以将前照灯的近光束设定为向下指向满足规定的位置。然而,前照灯的远光束保持在向上的位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在车辆的后侧安装传感器。另外,根据乘客的数量和叠加的负载程度,将自动地向下引导前照灯的发射角的自动调平装置应用于车辆。
然而,由于该自动调平装置,在车辆夜间行驶期间,在路面上形成光不能在前照灯的近光束与远光束之间传输的部分或者阴影区。因此,根据该情形,阴影区可能阻挡车辆驾驶员的视野并且可能引起严重事故。
用于制造自动调平装置的一些海外初始设备制造商(OEM)已生产用于执行自动调平操作的自动调平装置。通过使近光束和远光束彼此连接以配置一个基板并且在自动调平操作期间可操作地关联前照灯的近光束和远光束来执行自动调平操作。
然而,根据该技术,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用于支撑前照灯的近光束和远光束的基板的重量。因此,还需要包括操作基板的高强度支架和高性能电机。因此,灯的成本增加并且灯模块组件的总重量增加,因此就燃油效率、包装扩大等方面会引起各种其他问题。
在一些韩国的汽车制造商中,实时感测车辆的位置。其次,根据感测结果值,将动态调平系统应用于近光束调平。
例如,如从图1和图2中看到的,当仅安装在后侧的传感器集成的电子控制单元(SI-ECU)的前照灯的光束被输出时,由于车辆的乘客数量增加或者货物的重量增加导致在路旁形成阴影区。
如从图4和图5看到的,在不同的车辆模型A、B、C、D、E及F的情况下(图8中示出的),当操作前照灯调平装置(HLLD)时,所有车辆的前方路旁形成阴影区。
然而,在动态调平系统的情况下,与常规系统相比较,传感器、传感器吊架、及配线需要另外安装在车辆的前轴处。因此,动态调平系统的缺点在于成本的增加以及车辆总重量也增加。另外,存在的问题是在前照灯的近光束与远光束之间的特定部分形成阴影区。
因此,使用运用基板、或者传感器、传感器吊架及配线的自动调平装置的动态调平系统在诸如由于安装另外组件引起的成本和重量的增加、燃料效率问题、包装尺寸问题方面具有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针对一种控制车辆前照灯以防止阴影区的系统和方法,其基本上排除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相机单元控制车辆前照灯以防止前照灯的近光束与远光束之间的阴影区的系统和方法,以防止就重量增加和包装尺寸而言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7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