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插件电镀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5091.3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秀芳;钱诚;孙锋;石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D5/34 | 分类号: | C25D5/34;C25D3/56;C25D3/12;C25F1/04;C25D5/48;C25D5/14;C25D7/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件 电镀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电子接插件电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接插件电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脱脂:先超声波脱脂,然后阴极电解脱脂,最后阳极电解脱脂;脱脂后水洗;活化:固体无机酸盐水溶液阳极电解活化,活化后水洗;镀镍:先镀镍磷碲多元合金镍,水洗后镀半光泽镍,水洗后再镀镍磷碲多元合金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工艺通过对前处理、水洗、镍镀层工艺的优化,特别是多元合金镍层的设计优化,使得镀层在1000倍显微镜下观察表面平整无针孔,电镀后无需使用有机物封孔膜即可以通过盐雾测试,产品在用时没有阻抗和焊锡的品质隐患;通过本电镀工艺在接插件电镀镀层后,做盐雾测试时能够有效避免氯化钠进入镀层内部,有效避免原电池的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接插件电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插件电镀工艺。
背景技术
接插件电镀均需要先镀镍,起到打底耐腐蚀的作用,再在镍层上镀金、锡等。近两年来,电子接插件镀层盐雾判定标准不断加严,对盐雾的要求更加严苛,由早期的目视仅判定接触区而且是依腐蚀面积判定等级,再到后期的产品整体目视无任何腐蚀,而目前判定标准为所有产品盐雾测试之后在40倍显微镜下观察无任何瑕疵才判定通过。常规电镀制程解决方案为电镀后使用封孔剂,而封孔剂是有机物,对阻抗和焊锡有功能上的隐患,且在高电流连接器上(如USB接口和BATTERY)会有碳化后严重影响阻抗或造成短路的风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接插件电镀工艺,电镀出来的接插件能满足目前镀层盐雾测试的要求,不使用有机物封孔膜,产品在使用时无品质隐患。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插件电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脱脂:先超声波脱脂,然后阴极电解脱脂,最后阳极电解脱脂;脱脂后水洗;活化:固体无机酸盐水溶液阳极电解活化,活化后水洗;镀镍:先镀镍磷碲多元合金镍,水洗后镀半光泽镍,水洗后再镀镍磷碲多元合金镍。
优选地,在所述活化步骤中,所述固体无机酸盐水溶液为氟化氢铵和氟化钠混合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氟化氢铵和氟化钠混合水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所述氟化氢铵30%和氟化钠70%均匀混合后,称取该混合物80~100克/升配制成水溶液。
所述电解活化时的电压为3~5V。
优选地,在所述镀镍步骤中,第一次镀镍磷碲多元合金镍时,磷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碲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
优选地,在所述镀镍步骤中,第二次镀镍磷碲多元合金镍时,磷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碲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
优选地,在所述脱脂步骤中,所述超声波脱脂时的槽液温度为60℃;所述阴极电解脱脂和所述阳极电解脱脂时的电流密度均为12~18ASD。
优选地,所述脱脂后的水洗步骤为:两道常温水洗后再进行一道45~55℃的热水洗。
优选地,所述活化后的水洗步骤为:两道常温水洗后再进行一道45~55℃的热水洗。
优选地,在第一次镀镍磷碲多元合金镍后以及镀半光泽镍后的水洗步骤均为:两道常温水洗后再进行一道45~55℃的热水洗。使用热水洗能把镀层表面残留的电镀药液充分清洗干净,确保镀层与镀层之间无任何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5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