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副桁的大节段钢桁梁及制造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61778.X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辉;李鑫;肖世波;张红心;邓永锋;袁灿;李刚;钱玉山;刘科;陈洪军;龚金才;廖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6/00 | 分类号: | E01D6/00;E01D21/00;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李亚东;张沫 |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撑杆 公路桥面 上层边部 铁路桥面 钢桁梁 桥面 下层 上层 运营维护 工厂化 外端 工作量 制造 装配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副桁的大节段钢桁梁及制造技术,包括桁片、下层铁路桥面板块、上层公路桥面板块和副桁撑杆,下层铁路桥面板块焊接在两块桁片底部之间,上层公路桥面板块焊接在两块桁片顶部之间,两块桁片顶部外侧焊接有上层边部桥面板块,两根副桁撑杆分别焊接在位于上层边部桥面板块外端两侧与桁片底部两侧之间,副桁撑杆(4)长度方向倾斜,本发明具有工厂化及装配化程度高、高栓用量少、施工速度快、运营维护工作量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主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副桁的大节段钢桁梁及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钢结构焊接技术和制造水平的发展,钢桁梁桥经历了从铆合梁向栓焊梁的发展,栓焊梁又从焊接程度较低的焊接杆件、散装节点向焊接程度更高的整体节点和整体桁片发展。然而无论是整体节点还是整体桁片,仍免不了大量的现场高栓拼装施工,工厂化、装配化程度及施工工效仍相对较低,且较大高栓用量增加了高栓延迟断裂风险,加大了钢桁梁桥运营阶段的维护工作量。
因此,为适应桥梁建设“工厂化、标准化、大型化、装配化”以及快速施工的发展需要,同时减少钢桁梁高栓用量、降低运营维护工作量,急需对目前的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带副桁的大节段钢桁梁及制造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副桁的大节段钢桁梁,包括桁片、下层铁路桥面板块、上层公路桥面板块和副桁撑杆,下层铁路桥面板块焊接在两块桁片底部之间,上层公路桥面板块焊接在两块桁片顶部之间,两块桁片顶部外侧焊接有上层边部桥面板块,两根副桁撑杆分别焊接在位于上层边部桥面板块外端两侧与桁片底部两侧之间,副桁撑杆长度方向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桁片、一块下层铁路板块、一块上层公路路板块、两块上层边部桥面和两根副桁撑架组成一个标准节段,在进行架设钢桁梁桥时,只需通过沿固定方向连接各个标准节段,即多组标准节段延长,进而实现架桥的目的;将架设桥梁的工作模块化,较传统散装节点、整体节点或整体桁片钢桁梁制造,工厂化及装配化程度高、运营维护工作量小。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桁片包括上弦杆、下弦杆、竖杆和腹杆,上弦杆位于下弦杆正上方且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竖杆长度方向竖直且两端分别与上弦杆和下弦杆固连,腹杆长度方向倾斜,腹杆一端与桁片固连,腹杆另一端开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使单个桁片重量降低,还能便于相邻桁片的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相邻两根竖杆之间固连有斜杆,斜杆长度方向倾斜且两端分别焊接在竖杆和上弦杆、下弦杆相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斜杆提高桁片的结构强度,保证钢桁梁在实际使用中能安全发挥作用。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竖杆与上弦杆、下弦杆相接端及斜杆与竖杆相接端固连有弧状的节点板,节点板宽度与竖杆宽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桁片的拼装时,可先固定节点板的位置,利用节点板已设计切割好的侧边,可减少测量工作就可将斜杆和腹杆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在焊接后节点板还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桁片的结构强度。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副桁撑杆截面为H型,上层边部桥面板块外侧固连有副桁弦杆,副桁弦杆底部与副桁撑杆顶部固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副桁弦杆便于连接上层边部桥面板块和副桁撑杆,并且将副桁撑杆设置成H形截面,配合副桁弦杆提高对上层边部桥面板块的支撑强度,保证上层边部桥面板块端面平稳。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单个桁片为一个标准节段,相邻桁片通过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的开放端相互固连,两个以上且包括两个数量的桁片组成一组大节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1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