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流的动态仿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1125.1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5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媛;谢臻;秦勇;贾利民;孙璇;王雅观;薛宏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轨道交通 列车 客流 动态 仿真 系统 | ||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流的动态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机交互终端、列车客流仿真服务器和列车站台客流交互仿真服务器,所述列车客流仿真服务器与所述人机交互终端、所述列车站台客流交互仿真服务器连接;
所述人机交互终端,用于提供用户使用接口和控制驱动接口,通过用户使用接口接收外部输入的仿真模型参数,基于所述仿真模型参数通过控制驱动接口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流的仿真进程,对接收到的列车内客流移动的仿真结果、上下车客流的仿真结果进行综合和统计,得到并展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流的仿真结果;
所述列车客流仿真服务器,用于根据仿真模型参数得到列车内的服务设施分类信息、列车内的乘客客流信息和乘客的出行目的、偏好信息,根据列车内的服务设施分类信息得到服务设施对应的乘客吸引特征,根据乘客的出行目的和偏好得到乘客下车车门的选择行为信息,根据各种服务设施对应的乘客吸引特征和乘客下车车门的选择行为信息,结合列车站台客流的交互仿真结果,得到列车内客流移动的仿真结果,将所述列车内客流移动的仿真结果传输给人机交互终端;
所述列车站台客流交互仿真服务器,用于根据车站和站台信息、候车乘客初始状态得到每个车门对应的候车乘客信息,根据车门转移函数仿真候车乘客在车门间的转移,对上下车客流特征进行统计,根据每个车门对应的候车乘客信息和上下车客流特征的统计结果得到上下车客流的仿真结果,将所述上下车客流的仿真结果传输给人机交互终端;
所述车门转移函数根据采样拟合获得,即采样获得某候车乘客P在当前车门I等待队列中的位置Q、当前车门I的车上近门区域拥挤度Di、与车门I相邻的K个车门前的等候人数Qk、K个相邻车门的车站近门区域拥挤度Dk,通过拟合得到形如y=f(Q,Di,Q1,…Qk,D1,…Dk)的车门转移函数关系,y是当前车门I或相邻的K个车门中的一个,函数f可使用多项式函数或如神经网络的黑箱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管理服务器,用于与所述人机交互终端、列车客流仿真服务器、列车站台客流交互仿真服务器连接,管理和传输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流动态仿真的基础数据与动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终端包括参数设置单元、仿真控制单元和仿真结果展示界面;
所述参数设置单元,用于提供用户使用接口,通过用户使用接口接收外部输入的仿真模型参数,所述仿真模型参数包含仿真统计参数、列车对象参数、站台对象参数和客流对象参数;
所述仿真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控制驱动接口,通过控制驱动接口对列车内客流仿真和列车站台客流交互仿真进行场景控制和进度控制,对接收到的列车内客流移动的仿真结果、上下车客流的仿真结果基于仿真统计参数进行综合和统计,得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流的仿真结果;
所述仿真结果展示界面,用于对仿真控制单元得到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流的仿真结果进行展示,供用户查看列车内客流移动仿真结果和上下车客流仿真结果,并提供历史仿真结果的查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统计参数包括统计指标、时间粒度和统计单位,所述列车对象参数包括列车车型、编组、车门使用方式、内部布局类别和内部服务设施类别,所述站台对象参数包括站台类别、尺寸、关联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关联通道或出入口,所述客流对象参数包括客流自然属性、选择偏好和速度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客流仿真服务器包括服务设施吸引单元、下车车门选择单元和列车内客流移动仿真单元;
所述服务设施吸引单元,用于根据列车内的服务设施对乘客的吸引特征将服务设施分为座椅扶手类服务设施、车门类服务设施和信息类服务设施,确定不同类型的服务设施对乘客的影响程度,得到各种服务设施对应的乘客吸引特征;
所述下车车门选择单元,用于加载乘客的出行目的和偏好,结合乘客对车站的熟悉度、对距离和拥挤的敏感度信息,得到乘客下车车门的选择行为信息;
所述列车内客流移动仿真单元,用于根据各种服务设施对应的乘客吸引特征和乘客下车车门的选择行为信息,结合列车站台客流的交互仿真结果,得到并统计列车内客流移动的仿真结果,将列车内客流移动的仿真结果传输给人机交互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11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