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0468.6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3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韶峰;冯鑫;张李军;王翰墨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F16/2458;G06F16/9536;G06Q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欺诈 挖掘 排查 图谱 金融关系 潜在的 构建 互联网 变量使用 操作行为 金融数据 聚类算法 人工核查 原理构建 大数据 检测 多维 风控 入模 群体 分析 审核 | ||
1.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其特征是获取互联网金融数据,采用知识图谱的构建原理构建金融关系图谱,其中金融关系图片构建时以仅以人为实体,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实体关系,以人的特征为实体属性,在构建的金融关系图谱基础上,通过聚类算法挖掘出具有相似行为的群体,通过对群体的构成进行分析,实现对欺诈团伙的识别,完成对欺骗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其特征是实体关系的构建包括通过联系地址构建关系、通过联系人或直系亲属信息构建关系、通过设备信息构建关系、通过WIFIMAC地址构建关系和通过地理位置信息构建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其特征是在联系地址构建关系的过程中,对地址进行标准化和聚合,首先将地址信息按照统一格式标准化处理,具体为按照行政区域逐级划分,对地址批量标准化处理后,基于LCS最长公共子串对地址进行聚合,将写法不同实际相同的地址进行聚合;同样,对公司名称也用同样方式进行聚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其特征是实体属性包括个人资料、个人智能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金融机构存储的逾期客户名单、黑名单和个人征信数据,个人智能设备的设备信息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SDK进行采集,个人智能设备通过设备指纹技术与人建立关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其特征是在构建的金融关系图谱基础上,根据已有诈骗个体的信息,通过聚类算法挖掘排查有相似行窃的群体并标识出来,所述聚类算法包括关系推理、无监督聚类、社团发现算法、重叠社区检测算法BigClam、LPA标签传播算法和图嵌入。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关系推理基于用户及其设备行为,首先通过对用户行为及用户的设备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得到行为模式,结合专家经验分析,总结推理出其中的异常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后面潜在的趋同性,用于在金融关系图谱中识别出具有雷同行为的群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中欺诈团伙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其特征是对于挖掘出的群体,进行群体的构成分析来判断是否是欺诈团伙,具体为通过设定评估指标来对聚类所得的群体进行排查,判断当前群体是否为欺诈团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其特征是将设定的评估指标作为描述信息构建团伙欺诈模型,采用RMF模型的方式对聚类所得群体的团伙欺诈风险进行分数输出,设定分数阈值来对群体进行欺诈判断。
9.一种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数据库和服务器,服务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互联网中欺诈团伙关系的挖掘与排查方法,数据库用于为服务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提供数据调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04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