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起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47265.3 | 申请日: | 201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9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涛;费振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20 | 分类号: | B66C13/20;F15B11/16;F15B13/06;F15B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控制系统 具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起重机,其中,起重机控制系统,包括油箱、与油箱连接的微动控制机构和与微动控制机构连接的主阀,主阀包括主阀杆、主阀阀杆控制口和主油路口,微动控制机构包括:液压泵,液压泵与油箱连通;先导控制油路,先导控制油路设置在液压泵和主阀之间;减压阀组和先导手柄,液压泵、减压阀组和先导手柄依次设置在先导控制油路上,其中,通过减压阀组和先导手柄调节先导控制油路内的油液的压力,油液流经主阀阀杆控制口,以调节主阀杆的移动行程,进而调节主油路口的开口大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中等吨位起重机使用液压先导控制难以对主阀杆的开启实现微动控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机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起重机根据吨位及配置需求不同,上车操纵机构一般有三种控制方式,第一种中小吨位采取机械拉杆控制方式,通过杠杆原理,放大拉杆行程,减小手动推力,实现上车动作;第二种的中等吨位一般采取液压先导控制,通过先导液压油推动主阀杆开启与关闭,实现上车动作;第三种的百吨位以上产品多采用电液比例控制,通过电控先导手柄输出电流大小控制电比例阀开启推动主阀杆动作,该控制方式需配合自动控制器使用,成本较高,中小吨位很少使用。机械控制方式由于放大了行程,比较容易实现阀杆的精准控制;第三种的大吨位产品电磁比例控制阀通过控制器输出控制电流也可以实现电比例阀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各机构的微动控制。其中,第二种的中等吨位产品受限于成本和液控手柄的技术限制,其微动性控制一直是个难题,只有非常熟练的操作者才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微动控制。
起重机中的小吨位和大吨位产品均可实现较好的微动性控制,而占市场份额比例最高的中等吨位产品由于技术和成本限制,其微动性需要改进。发明人了解到的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中等吨位起重机产品大多采用液压先导控制,该控制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先导液压泵1单独给先导油路供油,设置先导控制阀组2,先导控制阀组2设有系统最高限压溢流阀;另一种是主泵3供油从主阀内分流主泵液压油供给先导控制油路,该控制也同样在主阀内设置先导油路限压溢流阀,为保证主阀杆可靠开启,该溢流阀压力一般高于主阀杆完全开启所需压力,根据目前产品实际情况,一般为3~3.5MPa,在该压力控制难于精准控制主阀杆开启,为精确控制阀杆开启时开口的大小,需要降低先导控制压力。类似的技术在《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2003年375页至378页公开的《QAY25吨全地面起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作者为陈卫东)的文章中也有所记载。目前中等吨位产品绝大多数采用液压先导控制原理,根据该控制原理具体有两种实现方式:
1)先导液压泵1→先导控制阀2→左先导手柄6的进油口P和右先导手柄7的进油口P→左先导手柄6的出油口(1a、2a、3a、4a)和右先导手柄7的出油口(1a、2a、3a、4a)→主阀阀杆控制口;
2)主泵3→主阀分流先导控制油4→左先导手柄6的进油口P和右先导手柄7的进油口P→左先导手柄6的出油口(1a、2a、3a、4a)和右先导手柄7的出油口(1a、2a、3a、4a)→主阀阀杆控制口。
上述的两个控制原理中,液压先导控制中还设置有泄油口T。
目前中等吨位起重机使用这种液压先导控制方式,先导手柄和先导阀技术成熟,原理较简单,一目了然,但是先导系统只有最高压力限压阀保护系统,由于先导手柄动作区间较小,操作者很难精确停在某一位置,也即很难实现动作的微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起重机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起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中等吨位起重机使用液压先导控制难以对主阀杆的开启实现微动控制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7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点反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大车定位的装置、方法和控制起重设备的系统





